时间: 2025-04-23 19:3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8:01
作者: 董元恺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种擅秋花俊。色比春花嫩。拂拂丹葩,斑斑红雨,一天孤韵。
向徵君篱下问津来,错把桃源认。气暖秋风困。霜点春风晕。
带醉低开,和莺吹折,鬓边斜衬。算高人晚节助幽人,销得佳人恨。
种植的小桃红菊花在秋天显得格外俊美,颜色比春花更显柔嫩。花瓣轻轻摇曳,像斑斑的红雨,展现出一天的孤独韵味。
我向你询问,是否可以在你家篱笆下求得一问,竟然把这里当成了桃花源。暖和的秋风让人感到困倦,霜点如春风般轻轻晕染。
醉意朦胧中花儿低垂,随着黄莺的歌声轻轻折断,花朵斜倚在我的鬓边。算是高人的晚年节操,帮助了幽人,却也让佳人感到遗恨。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小桃红菊花的喜爱以及对秋天的感慨。
这首《小桃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小桃红菊花的美丽和作者的情感。首句“种擅秋花俊”便直接点明了小桃红菊花的特点,用“俊”字体现出花的优雅与出众。接下来的“色比春花嫩”则将小桃红菊花的色彩与春花相比,突出其娇嫩之美,暗含着对生命脆弱与短暂的感慨。
诗中对花的描写不仅仅是表面的美丽,更多的是透过花的意象,表达了孤独的情绪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尤其是“错把桃源认”,作者借用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与追寻,却又因为现实的困顿而感到失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氛围和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期盼。在修辞上,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比如“醉低开”和“和莺吹折”,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也让情感更加深刻与丰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对小桃红菊花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孤独和遗憾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小桃红菊花的颜色比什么花更嫩?
A. 冬花
B. 春花
C. 夏花
D. 秋花
诗中用来形容花瓣摇动的词是哪个?
A. 飘飘
B. 拂拂
C. 摇摇
D. 轻轻
诗中提到的理想生活的典故是哪个?
A. 西游记
B. 桃花源
C. 红楼梦
D. 水浒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