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0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1:41
右题育王山明月堂
作者: 陆游 〔宋代〕
疏钟迎客到溪亭,
碧瓦朱栏相照明。
想得松阴排万衲,
篮舆放处恰诗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水场景,作者在溪亭中听到稀疏的钟声迎接客人,清澈的水面上映着碧绿色的瓦和朱红色的栏杆。作者联想到在松树的阴影下,万千僧侣排成一列,正好在这个地方写诗。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丧与复兴,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历史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陆游的诗风广泛,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山水田园诗。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事之秋,陆游的诗中常常流露出对家国的忧虑,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此时的他常在山水之间写诗,寄托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展开,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开头的“疏钟迎客到溪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钟声的疏离与溪亭的幽静相得益彰,给人一种静谧而又温暖的感觉。接着“碧瓦朱栏相照明”,通过色彩的对比,进一步展现了亭子的美丽与明亮。诗歌的后半部分则引入了更深的哲思,“想得松阴排万衲”,不仅描绘了松树的阴影下的僧侣,更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最后一句“篮舆放处恰诗成”,意指在这样的环境中,诗意自然成就,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体现了陆游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喧嚣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在宁静环境中获得创作灵感的快乐。
诗中提到的“碧瓦朱栏”指的是什么?
A. 亭子的颜色
B. 水的颜色
C. 天空的颜色
“疏钟迎客到溪亭”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喧闹的城市
B. 宁静的山水
C. 热闹的集市
诗中“万衲”指的是?
A. 学者
B. 僧侣
C. 游客
答案:
陆游与王维的山水诗风格不同,前者更多表现家国情怀,而后者则偏向于清净与禅意。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内心情感的不同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