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风入松 次韵彊村老人病起之作,时将南下。

《风入松 次韵彊村老人病起之作,时将南下。》

时间: 2025-05-10 07:28:04

诗句

苦心不惜麝成尘,别久感馀薰。

横机漫试东坡老,正何妨、衰相天身。

密课温燖药裹,行窝安稳吟魂。

清秋病起景光新,曾拜梦中人。

千年结集因缘在,住刹尘、好是逡巡。

早晚开尊雨夜,不愁迷路烟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8:04

原文展示:

苦心不惜麝成尘,别久感馀薰。
横机漫试东坡老,正何妨衰相天身。
密课温燖药裹,行窝安稳吟魂。
清秋病起景光新,曾拜梦中人。
千年结集因缘在,住刹尘好是逡巡。
早晚开尊雨夜,不愁迷路烟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心情与境遇,意在传达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我苦心经营的事情,甚至不惜用麝香化为尘埃。与朋友分别已久,仍能感受到那份余香。
我随意试着模仿东坡的风格,何妨衰老的我仍能与天地相连。
密切注重温热的药物,安心在温暖的环境中吟诵我的灵魂。
在清秋时节我因病而起,眼前的景色显得格外清新,曾在梦中拜访过的人。
千年的因缘在这里交汇,居住的寺庙似乎只是时光的游走。
不久后我将在雨夜中升起香火,完全不用担心迷失在烟雾的港湾。

注释:

  • :指麝香,古代用作香料,象征珍贵的心血与付出。
  • 东坡:指苏东坡,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代表着文人风范和艺术追求。
  • 行窝:意为安稳的居所或环境,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舒适的状态。
  • 清秋:秋天的清新气候,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新的开始。
  • 住刹:指寺庙,寓意灵性与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曾寿,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擅长诗词,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作往往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环境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病后南下之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他在病痛中对于人生意义的体悟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风入松》以清秋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诗中通过对“麝成尘”的隐喻,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在与友人分别的日子里,仍能感受到那份“余薰”,显现出亲情与友情的深厚。接着,诗人提到“横机漫试东坡老”,既是对苏东坡的敬仰,也是对自己文艺追求的自省。诗人的“衰相”并没有让他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反而让他愈加坚定。

药物的“温燖”与“安稳”的吟咏,体现了诗人在病痛中寻求安慰与灵魂的寄托。透过“清秋病起”的描写,诗人感受到新生的希望与生命的轮回,而“梦中人”的拜访则暗示着对理想的追求与精神的寄托。最后两句提到“早晚开尊雨夜”,恰似一种对未来的期盼,无论路途如何迷雾重重,诗人内心依然有着坚定的信念与方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苦心不惜麝成尘:表明诗人为追求理想而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
  2. 别久感馀薰:即使与友人分别已久,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情谊的温暖。
  3. 横机漫试东坡老:试图模仿苏东坡的风格,体现诗人对文人风范的向往与自我反省。
  4. 正何妨衰相天身:即使衰老,也不妨碍诗人对天地的感悟与联系。
  5. 密课温燖药裹:强调在病痛中对药物的依赖与对生活的安慰。
  6. 行窝安稳吟魂:在温暖的环境中,灵魂得到安宁,心灵有所寄托。
  7. 清秋病起景光新:描绘秋天病愈后,眼前的景象焕然一新,象征生命的复苏。
  8. 曾拜梦中人:梦中的访客代表着理想或精神寄托,诗人对其的崇拜。
  9. 千年结集因缘在:暗示人与人之间的因缘关系是千年积累而成。
  10. 住刹尘好是逡巡:居住在如寺庙般的地方,暗示人对尘世的放下与徘徊。
  11. 早晚开尊雨夜:期待未来的某一天,象征着生命的仪式与希望。
  12. 不愁迷路烟津:表明诗人内心的坚定,无论前路如何迷茫,心中始终有方向。

修辞手法

  • 比喻:“麝成尘”暗示诗人的努力与牺牲。
  • 对仗:如“密课温燖药裹”、“行窝安稳吟魂”,展现了语言的对称美。
  • 拟人:将“吟魂”赋予灵性,使得诗句更具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病痛、友情与理想的反思,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在逆境中寻求心灵寄托的坚定信念与不屈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珍贵的情感与努力。
  • 东坡:代表文人理想与艺术追求。
  • 清秋:象征生命的轮回与新的开始。
  • 梦中人:体现理想、追求与精神寄托。
  • 雨夜:暗示希望、仪式与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坡”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苏东坡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苦心不惜麝成尘”中“麝”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香料
    • C. 一种药物
    • D. 一种动物
  3. 诗中提到的“清秋病起”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结束
    • B. 新的开始与希望
    • C. 友情的流逝
    • D. 个人的失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陈曾寿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反思与对生命的感悟,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与情感的抒发。两者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视角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诗词与人生的哲学思考》

相关查询

好女儿 其一 好女儿 怀归 好女儿 赠胡芝枫 好女儿 好女儿 好女儿 好女儿戏题于青青生日 好女儿 紫罗兰 好女儿 其七 好女儿 其六 寄妍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双两好 癶字旁的字 信以为实 礼结尾的成语 诈叛 虎字头的字 不悱不发 鹿字旁的字 史结尾的成语 隹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也邪 毛孩子 人琴俱逝 藩邸 撄当 包含侈的成语 拙眼讥评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