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6:15
冥搜过物表,洞府次溪傍。
已入瀛洲远,谁言仙路长。
孤烟出深竹,道侣正焚香。
鸣磬爱山静,步虚宜夜凉。
仍同象帝庙,更上紫霞冈。
霁月悬琪树,明星映碧堂。
倾思丹灶术,愿采玉芝芳。
傥把浮丘袂,乘云别旧乡。
在幽冥中寻觅着物质的表象,洞府依偎在溪水旁。
已经远离了瀛洲,谁会说仙路漫长呢?
孤烟从深竹中袅袅升起,同行的道侣正在焚香。
敲响的磬声让人爱上这山的宁静,漫步在虚空中正好适合夜晚的凉爽。
依然一起前往象帝庙,继续攀登紫霞冈。
皎洁的月光照在琪花树上,明星映照着碧绿的堂宇。
我心向往着炼丹的术道,愿意去采摘玉芝的芬芳。
如果能把浮丘的衣袍披上,乘云离开故乡。
钱起,字仲明,号潜溪,唐代诗人,生于扬州。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及其与人情的关系。
此诗写于道士观,表达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他对自然、修道和仙境的渴望。诗中充满了对仙境的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诗人以行游的方式,融入自然,寻求内心的宁静。
《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是一首描写道教文化及其理想境界的诗。钱起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山水之间的宁静与美好,展示了他内心对道教修道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的景象如“孤烟出深竹”,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神秘的氛围,令人心神向往。
此外,作者在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霁月悬琪树”和“明星映碧堂”,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的美感,也传达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情感。通过这些意象,钱起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渴望,希望能够在此处找到真正的宁静与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不仅充满了道教文化的气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在不断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诗人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诗中所表现的孤独与宁静,既是对道教理念的体现,也是对人性深处渴望自由的反映。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热爱与向往,展示了追求理想生活的坚定信念。通过对自然与人心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渴望。
诗中“冥搜过物表”意指:
A. 深入探寻物质的表面
B. 对物质的漠视
C. 追求名利
D. 寻找友情
“霁月悬琪树”中“霁月”表示:
A. 明亮的月光
B. 阴暗的夜晚
C. 暴风雨
D. 夕阳西下
诗中表现出对何种生活的向往?
A. 追名逐利
B. 道教的修道生活
C. 世俗的繁华
D. 乡村的宁静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