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8:40
守静信推分,灌园乐在兹。
且忘尧舜力,宁顾尚书期。
晚景采兰暇,空林散帙时。
卷荷藏露滴,黄口触虫丝。
三径与嚣远,一瓢常自怡。
情人半云外,风月讵相思。
这首诗表达了隐居生活的乐趣与内心的宁静。在静谧的环境中,我悠然地浇灌花园,享受着这份快乐。此时此刻,我忘却了古代圣贤尧舜的伟业,也不再关心那些书本中的空谈。傍晚时分,我在宁静的山林中采摘兰花,偶尔翻阅书卷,散落的书页在空林间随风飘荡。卷起的荷叶上,露珠悄然滴落,黄嘴的小鸟轻轻触碰着虫丝。三条小路远离喧嚣,手中一瓢水让我感到无比的愉悦。远方的情人似乎在云端,而这风月之间,又何必相思呢?
作者介绍:钱起(约724-798年),字仲明,号梅溪,唐代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隐逸生活,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之际,诗人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纷扰,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山园栖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隐居生活的乐趣与哲思。诗人以“守静”“灌园”开篇,体现出一种安静和自得的状态,接着提到忘却尧舜的伟业,暗示他对世俗权力与成就的无所谓,表现出对传统价值的质疑与超越。晚景中采兰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美好画面,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的崇敬。
在“卷荷藏露滴”中,诗人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清晨的露水与荷花的美丽,展示了他细腻的感知力。诗的最后两句则描绘了情感的孤独,尽管有爱人远在天边,但诗人似乎在这份宁静中找到了自己的满足。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对内心自由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如“卷荷藏露滴”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同时通过对比(如“尧舜”与“自怡”)表现出诗人对世俗成就的反思与超然。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隐居生活的乐趣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尧舜”指代什么?
A. 古代圣贤
B. 诗人
C. 自然景观
D. 书本
诗人采兰的行为象征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名利的渴望
D. 对世俗的逃避
“三径与嚣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向往繁华
B. 追求宁静
C. 渴望冒险
D. 忧虑未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的生活,但更强调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则通过幻想的桃花源反映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两者在意境上与《山园栖隐》有相似之处,都展现了对理想隐逸生活的追求。
这些资料能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唐诗的魅力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