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乱后逢村叟

《乱后逢村叟》

时间: 2025-04-23 21:10:38

诗句

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

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

至今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10:38

原文展示:

乱后逢村叟
杜荀鹤

经乱衰翁居破村,
村中何事不伤魂。
因供寨木无桑柘,
为著乡兵绝子孙。
还似平宁征赋税,
未尝州县略安存。
至今鸡犬皆星散,
日落前山独倚门。

白话文翻译:

经过战乱,衰老的村民住在破败的村庄,
村里有什么事情不让人心痛呢?
因为供给寨子的木材没有桑树和柘树,
导致乡里的兵丁绝了子孙。
还不如平静时征收的赋税,
从来没有州府和县城这样安宁过。
直到现在,鸡犬都像星星般散落,
日落时我独自倚着山门。

注释:

  • 经乱:经历战乱。
  • 衰翁:衰老的老人。
  • 破村:破败的村庄。
  • 何事不伤魂:有什么事情不让人伤心呢。
  • 寨木:指供给寨子的木材。
  • 桑柘:桑树和柘树,常用于养蚕和制作器具。
  • 乡兵:乡里的兵丁。
  • 绝子孙:断绝了后代。
  • 平宁:平静安宁的日子。
  • 征赋税:征收税赋。
  • 鸡犬皆星散:鸡犬都散落不见,象征着家园的破碎。
  • 日落前山:日落时我独自倚着山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字允言,号白华,唐代诗人,生于晚唐,卒年不详。其人以风格清新、情感真挚著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乱后逢村叟》作于唐代战乱时期,表现了作者在乱世中对民生困苦的关注和对家乡破败现状的深切感慨。诗中描绘了一个因战乱而衰败的村庄,反映出战乱对乡村生活的深刻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衰老的村民在战乱后孤独无助的情景,展现了社会动荡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深重影响。开头两句“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痛苦感受,村庄的破败与村民的失落紧密相连,令人感到悲凉。接下来的两句“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则从物质和后代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战乱对生计和未来的摧残,桑树和柘树的缺失象征着乡村经济和文化的断裂。

然后,诗人以“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来回忆过去的安宁生活,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怀念,突显出战乱带来的无奈与绝望。最后两句“至今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描绘了孤独的村民在日落时分的情景,鸡犬散落象征着家庭的破碎与亲情的失落,形成一种凄凉的画面,令人动容。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真实地反映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展现出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关切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经乱衰翁居破村:描述一位老人在战乱后生活在破败的村庄,强调了战争的破坏性。
  2. 村中何事不伤魂:质问村中一切事物都令人悲伤,表达了深切的忧虑。
  3. 因供寨木无桑柘:因战争需要,村中重要的经济作物被破坏,暗示生计困难。
  4. 为著乡兵绝子孙:乡里兵丁的缺失意味着未来的断绝,表达了对未来的绝望。
  5. 还似平宁征赋税:对比过去的安宁生活,感慨现状的恶劣。
  6. 未尝州县略安存:说明在战乱中,即使是地方政府也无法提供保障。
  7. 至今鸡犬皆星散:比喻家庭的破碎,生灵的流离。
  8. 日落前山独倚门:最后的孤独情景,表现了老人的悲凉与无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经乱衰翁”和“居破村”,形成了整齐的对比。
  • 比喻:鸡犬皆星散,将生灵的离散比作星星般的散落,增强了悲伤的气氛。
  • 拟人:通过“伤魂”表现村庄与人的情感链接,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战乱给乡村带来的深重创伤,生灵的离散、家庭的破裂,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怀念,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衰翁:代表了经历战乱的老年人,象征着失去希望的未来。
  • 破村:象征着战乱的破坏,失去的家园。
  • 桑柘:代表着昔日的繁荣与生活的希望。
  • 鸡犬:象征着家庭的完整与安宁,失去后代表家园的破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荀鹤
    C)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桑柘”象征什么? A) 乡村的繁荣
    B) 战乱的破坏
    C) 未来的希望

  3. 诗中“日落前山独倚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孤独与无助
    C) 兴奋

答案:

  1. B) 杜荀鹤
  2. A) 乡村的繁荣
  3. B) 孤独与无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反映战乱中的痛苦与无奈。
  • 《夜泊牛头》:李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关注社会动荡中的人间疾苦,两首诗都通过个人情感反映出国家和社会的悲惨现状,但杜甫更强调国家的忧虑,而杜荀鹤则通过个体的体验展现了对家园的深切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荀鹤集》
  • 相关唐代诗歌研究文献

相关查询

蝶恋花 其三 案《东白堂词选》题作「春病」 蝶恋花 其十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 其二 和月槎旅店题壁韵 蝶恋花 十一月廿八 其三 蝶恋花三首 其一 蝶恋花 赠万彦述莺胶重谱 蝶恋花 蝶恋花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排除异己 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亠字旁的字 人生 限单 止字旁的字 发愤展布 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摽说 匠郢 疐后跋前 鬼字旁的字 闭门扫轨 软硬兼施 谷籴 包含靡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