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3:38
作者:邓辅纶 〔清代〕
江山暮凄凝,西晖亦未灭。
登楼余何思,天末下微叶。
怀人阻轻驾,芳翰悚惊瞥。
弄珠凄汉游,搴兰感湘别。
即事惜睽携,举目异徂辙。
情随沅澧深,形滞江山隔。
洞庭信周险,南服资控扼。
涘渚自靡涯,升涸恒依节。
流止貌涵鉴,盈虚几时哲。
群鸥浴和风,棹女溯归月。
寸心澹元竞,千里平不竭。
岁晚淹桂舟,蘅芜犹可掇。
江山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凄凉,西边的余晖也还未完全消逝。
我登上楼台,心中思绪万千,天边微微飘落的树叶引发无限联想。
我怀念的人在远方,轻舟难以起航,芬芳的笔迹让我心中一惊。
玩弄着珠子,感叹着汉水的凄凉,采摘兰花则让我想起湘水的离别。
此情此景让我惋惜相隔的情感,举目四望却只见不同的旅途。
我的情感随着沅水和澧水的深处而涌动,而我的身形却被江山所隔。
洞庭湖的险滩确实让人心生畏惧,南方的资源也被牢牢掌控。
水边的沙洲自是无边无际,涨潮和退潮总是要遵循规律。
流动与静止互相映衬,盈满与亏缺又何时才能领悟其中的哲理?
群鸥在和风中嬉戏,渔女划桨追月而归。
我心中平静而又淡泊,千里的距离也无法阻断我的情感。
年末时节,桂舟被淹没在水中,蘅芜间仍可采摘。
作者介绍:邓辅纶,清代诗人,其作品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风格细腻且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岳阳楼,表现了诗人登楼所感受的江山风光与内心的情感波动,反映了他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岳阳楼的描绘,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中,“江山暮凄凝”开篇即以黄昏的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而“西晖亦未灭”则暗示着希望和光明依然存在,形成一种对比。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故人的怀念与思考,表达了对离别的惋惜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细腻,如“弄珠”、“搴兰”,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象征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而“群鸥浴和风,棹女溯归月”更是将自然与人生活灵活结合,展示出一种诗意的生活画面。整首诗在描写自然风光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对故人的思念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及人生的无常。
诗词测试:
诗中“江山暮凄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群鸥浴和风”中的“和风”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芳翰”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过岳阳追酬王壬秋巴陵城楼题壁》与《早发白帝城》均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故人的怀念,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景色的赞美与旅途中的感悟。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与自然描写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