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5:3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5:32:45
梅残红药迟,此物共春归。
名字因壶酒,风流付枕帏。
坠钿香径草,飘雪净垣衣。
玉气晴虹发,沈材锯屑霏。
直知多不厌,何忍摘令稀。
常恨金沙学,颦时正可挥。
梅花已残,红药花开得迟,
此物与春天一同归来。
名字源于壶中的美酒,
风流韵事留给了枕边的梦。
香气如钿坠落在小路的草丛,
飘飞的雪花净化了院子的衣衫。
玉一般的气息在晴空中绽放,
木材被锯屑覆盖,似细雪纷飞。
我深知这些美好事物永不厌倦,
何必残忍地去摘取让它稀少。
常怨恨学问如金沙般难得,
在愁眉时正是挥洒的好时机。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擅长诗词、散文。其诗风清新疏朗,常在平淡中见深意。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正值宋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诗人通过对春天花草的描写,抒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黄庭坚在《见诸人唱和酴醾诗辄次韵戏咏》中,通过梅花与红药花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不同面貌。他以“梅残红药迟”开篇,表明春日的变化,梅花已然凋零,红药花却姗姗来迟,仿佛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及生命的无常。接着,诗人借酒抒情,强调了风流韵事的珍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诗中的意象层次分明,既有花草的自然美,又有生活的细腻感受,像“坠钿香径草”与“飘雪净垣衣”这两句,生动描绘了香气与雪花交融的美景,令人向往。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直言“何忍摘令稀”,流露出一种对生活态度的哲学思考:对美的追求应当是持久的,而非一时的贪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时间流逝与美好事物的珍惜,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美的执着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梅残红药迟”意指什么?
A. 梅花开得早
B. 红药花开得迟
C. 梅花与红药同时凋零
D. 春天的变化
“何忍摘令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美好事物的无所谓
B. 对生活的无情冷漠
C.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D. 对自然的无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