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无月赋诗三首 其二

《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无月赋诗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05:50:21

诗句

雨后凉虽在,秋中月遂孤。

未妨疏狡兔,端恐失遗珠。

屡起瞻云汉,还成候挈壶。

清羸祇益苦,庭树有栖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0:21

原文展示: 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无月赋诗三首 其二 赵蕃 〔宋代〕 雨后凉虽在,秋中月遂孤。未妨疏狡兔,端恐失遗珠。屡起瞻云汉,还成候挈壶。清羸祇益苦,庭树有栖乌。

白话文翻译: 雨后的凉意虽然还在,但中秋的月亮却孤单无伴。这并不妨碍狡猾的兔子疏远,只怕会失去珍贵的遗珠。多次起身仰望银河,却只能等待时间的流逝。身体清瘦只增加了痛苦,庭院中的树上栖息着乌鸦。

注释:

  • 疏狡兔:指狡猾的兔子,这里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或人。
  • 遗珠:比喻珍贵而容易被忽视的事物。
  • 云汉:指银河。
  • 挈壶:古代计时器,这里指时间。
  • 清羸:清瘦。

诗词背景: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创作于中秋时节,由于连续几夜无月,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月亮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中秋无月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雨后凉虽在,秋中月遂孤”描绘了中秋时节的凉爽,但月亮的缺席使得这份凉爽显得孤单。“未妨疏狡兔,端恐失遗珠”运用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珍贵事物的担忧。“屡起瞻云汉,还成候挈壶”则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期盼。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首句“雨后凉虽在,秋中月遂孤”直接点明了中秋无月的主题,通过对比雨后的凉爽和月亮的孤单,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 “未妨疏狡兔,端恐失遗珠”运用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珍贵事物的担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 “屡起瞻云汉,还成候挈壶”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期盼。
  • “清羸祇益苦,庭树有栖乌”以景结情,通过描绘清瘦的身体和栖息的乌鸦,加深了诗中的凄凉氛围。

意象分析:

  • “月遂孤”:中秋无月的意象,象征着孤独和失落。
  • “遗珠”:珍贵的遗失之物,象征着被忽视的美好。
  • “云汉”:银河的意象,象征着遥远和不可及。
  • “栖乌”:乌鸦的意象,常用来象征不祥或凄凉。

互动学习:

  1. 诗中“遗珠”比喻什么? A. 珍贵的遗失之物 B. 狡猾的兔子 C. 银河 答案:A

  2. 诗中“屡起瞻云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无奈 B. 对月亮的思念 C. 对美好时光的期盼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表达了中秋对月亮的思念。 诗词对比: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赵蕃的这首诗更多地表达了因无月而产生的孤独和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宋诗选注》,钱钟书著,详细解读了宋代诗歌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刘全州子龟从兄弟 和仲弥性烟霏佳句兼简贰车 其二 风雨石首呈同行寄荆州僚旧 高远亭和林黄中韵 南歌子(仲弥性席上) 浣溪沙(侑刘恭父别酒) 踏莎行(荆南作) 题断堤寺 其一 满江红·秋满漓源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飠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咒旛儿 浑杂 贪欲无艺 社稷之臣 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单耳刀的字 包含析的成语 人牺 漓结尾的成语 进道若退 页字旁的字 文人墨客 光阴似箭 十字旁的字 七七八八 软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