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迷仙引 访迷楼故址

《迷仙引 访迷楼故址》

时间: 2025-05-02 05:41:29

诗句

棠梨香冷,御苑云深,迷楼何处。

堤畔销魂,只送行人来去。

摇荡春光如许。

似把兴亡诉。

看廿四桥头,三千殿脚,一天丝雨。

往事浑无据。

莫问离宫路。

蔓草寒烟,已耕断隋皇古墓。

纵昔日、明珰翠羽。

被东风添上,数抔黄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1:29

迷仙引 访迷楼故址

原文展示:

棠梨香冷,御苑云深,迷楼何处。
堤畔销魂,只送行人来去。
摇荡春光如许。似把兴亡诉。
看廿四桥头,三千殿脚,一天丝雨。
往事浑无据。莫问离宫路。
蔓草寒烟,已耕断隋皇古墓。
纵昔日明珰翠羽。被东风添上,数抔黄土。


白话文翻译:

梨花的香气微冷,御苑里云朵深邃,迷楼究竟在何处?
堤边的美景令人销魂,只送走来往的行人。
春光如许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兴亡。
看那二十四座桥头,三千座殿宇,正下着细细的春雨。
往事已没有任何凭据,别问那离宫的路。
蔓草与寒烟交织,已经耕断了隋朝皇帝的古墓。
纵使昔日的明珠翡翠,如今也被东风拂去,只剩下几捧黄土。


注释:

  • 棠梨:指棠梨树,花香浓郁。
  • 御苑:皇家的园林。
  • 销魂:形容美景令人沉醉。
  • 兴亡:指一个国家或王朝的兴起与衰亡。
  • 廿四桥:古典诗词中常提及的景点。
  • 隋皇:指隋朝的皇帝,象征王朝的兴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生于富庶之地,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为主题,常常蕴含对往事的追忆和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对某个古代遗址的游览,诗人结合个人情感,感怀历史的变迁与人事无常,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深思。


诗歌鉴赏:

《迷仙引 访迷楼故址》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孤独。开篇的“棠梨香冷,御苑云深”,以梨花的香气和深邃的云雾引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凄迷的氛围。接着“堤畔销魂,只送行人来去”,传达出一种无奈的离愁,仿佛在诉说着时光流逝带来的伤感。

“摇荡春光如许”,春天的美景在诗人眼中不仅是自然的景象,更似乎在诉说着兴亡的历史,产生了时空交错的效果。“廿四桥头,三千殿脚,一天丝雨”,这里的意象丰富,桥与殿的结合不仅描绘了景色的壮丽,也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流逝。

最后两句“蔓草寒烟,已耕断隋皇古墓”更是将历史的沉重感推向高潮,蔓草与寒烟暗示着时间的消逝与遗址的荒凉。诗人在感慨历史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事无常的无奈与悲哀,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美丽而又哀伤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棠梨香冷,御苑云深:描写了春天的氛围,暗示了一种孤独感。
    2. 迷楼何处:发问,展现对迷楼的追寻,象征过去的繁华。
    3. 堤畔销魂,只送行人来去:强调了美景的无情,行人只能孤独地来去。
    4. 摇荡春光如许:春光摇曳,仿佛在诉说历史的兴亡。
    5. 看廿四桥头,三千殿脚,一天丝雨:描绘了壮丽的古代建筑,雨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6. 往事浑无据:往事已无凭据,体现历史的模糊与无奈。
    7. 莫问离宫路:劝诫他人不要再追问过去的路。
    8. 蔓草寒烟,已耕断隋皇古墓:历史的遗迹已被荒草覆盖,象征着兴亡的无常。
    9. 纵昔日明珰翠羽:暗示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10. 被东风添上,数抔黄土:最后总结,历史的辉煌已化为尘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光和历史的兴亡进行类比,增强情感深度。
    • 拟人:通过“摇荡”来赋予春光生命。
    • 对仗:整首诗的对称结构使得诗歌富有韵律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历史的回顾与感慨,展现了人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悲伤。


意象分析:

  • 棠梨:象征清冷的美,代表春天的开始。
  • 迷楼:历史的遗迹,象征着昔日的繁华。
  • 廿四桥、三千殿:古代的辉煌,映射出一个朝代的盛景。
  • 蔓草与寒烟:象征岁月的无情与历史的消逝。
  • 黄土:最终的归宿,象征着一切的终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迷楼”象征着什么?

    • A. 现实中的建筑
    • B. 过去的繁华与记忆
    • C. 自然现象
    • D. 现代城市
  2. 诗中“摇荡春光如许”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伤感
    • C. 无奈
    • D. 厌倦
  3. “蔓草寒烟”所象征的是什么?

    • A. 生命的力量
    • B. 时间的消逝与遗忘
    • C. 春天的美好
    • D. 现代化的进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董元恺的《迷仙引》更注重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思索,而李白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洒脱。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其情感更为沉重,体现出士人的忧国忧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陂子径五十馀里乔木蔽天遣闷柒绝句 其四 晨炊泊杨村 和丁端叔喜雪 郡斋梅花 甲子初春即事六首 其五 寄广东提刑林谦之司业 题王季安主簿佚老堂二首 碧瑶洞天 又和二绝句 次东坡先生用六一先生雪诗律令龟字二十韵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鸾音鹤信 比字旁的字 包含瀛的词语有哪些 猗欤休哉 包含唐的成语 反文旁的字 人代 羊毛尘量 水字旁的字 窭艰 包含措的成语 卖恶于人 答卷 词场 燕金募秀 一字旁的字 丁内忧 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