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春幡

《咏春幡》

时间: 2025-04-27 01:24:47

诗句

闲庭见早梅,花影为谁栽。

碧烟随刃落,蝉鬓觉春来。

代郡嘶金勒,梵声悲镜台。

玉钗风不定,香步独徘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24:47

原文展示:

闲庭见早梅,花影为谁栽。
碧烟随刃落,蝉鬓觉春来。
代郡嘶金勒,梵声悲镜台。
玉钗风不定,香步独徘徊。

白话文翻译:

在闲适的庭院中,看见了早开的梅花,花的影子是为谁而栽种的呢?
碧绿的烟雾随着刀刃飘落,听着蝉鸣,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在边疆,马儿嘶鸣着金色的勒子,寺庙中的梵音在镜台上显得格外悲伤。
玉钗在风中摇曳不定,香气四溢的步伐独自徘徊。

注释:

  1. 闲庭:安静的庭院。
  2. 早梅:早春开放的梅花,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3. 花影为谁栽:疑问句,反映了对花的栽种者的思考与追问。
  4. 碧烟随刃落:形象地描绘出烟雾飘散的情景。
  5. 蝉鬓:形容蝉鸣声如同鬓发,暗示着春天的音讯。
  6. 代郡:边疆地区,常指军区或地方。
  7. 金勒:马的装具,金色的勒子。
  8. 梵声:佛教的声音,通常用来指代诵经声。
  9. 镜台:古代女子梳妆的地方。
  10. 玉钗:玉制的发钗,象征女子的美丽。
  11. 香步:散发香气的步伐,暗示女子的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梅溪,唐代诗人、词人。其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是晚唐词的代表人物之一。温庭筠的诗词常常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自然意象。

创作背景:

《咏春幡》创作于春天,正值梅花盛开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和感受,反映了对生命、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思考。

诗歌鉴赏:

《咏春幡》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呈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开篇以“闲庭见早梅”引入,既指出了时令,又通过梅花的清新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花影为谁栽”的疑问,增添了一丝哲思,似乎在反思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碧烟随刃落,蝉鬓觉春来”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蝉鸣声的出现,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既是季节的更替,也是生命的复苏。后两句“代郡嘶金勒,梵声悲镜台”则展现了边疆的喧嚣与宁静的对比,传递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远方的思念,也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最后一句“玉钗风不定,香步独徘徊”则描绘了女子在春风中的优雅身影,犹如春天的气息,给人以温柔的感受。整首诗通过多重意象的交织,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的情感,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闲庭见早梅:诗人置身于宁静的庭院,发现了早开的梅花,表现出春天的初兆。
  2. 花影为谁栽:对梅花栽种者的思索,隐含对生命意义的探询。
  3. 碧烟随刃落:描写春日的烟雾,生动地展现出春天的气氛。
  4. 蝉鬓觉春来:蝉声响起,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带来生机。
  5. 代郡嘶金勒:描写边疆的景象与声音,反映出一种动人的情景。
  6. 梵声悲镜台:寺庙的梵音与镜台的孤寂形成对比,表达一种情感的落寞。
  7. 玉钗风不定:女子的发钗在风中摇曳,与春天的柔和气息相映衬。
  8. 香步独徘徊:女子在花香中的徘徊,增添了诗的优雅与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蝉鬓觉春来”,将蝉鸣与春天联系,增强了诗意。
  • 拟人:如“香步独徘徊”,将女子的步伐形象化,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丽景象与诗人的感悟,展现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反映了春天带来的希望与生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清雅,代表春天的到来。
  2. :象征着春夏交替,代表生命的复苏。
  3. 梵声:象征着宗教与思考,表达一种情感的反思。
  4. 玉钗:象征着女性的美丽与优雅,增添了柔美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早梅”象征着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夏天
  2. “碧烟随刃落”中的“碧烟”指的是什么?

    • A. 烟雾
    • B. 霜冻
    • C. 雨水
  3. 诗中提到的“玉钗”象征着什么?

    • A. 男性
    • B. 女性美丽
    • C. 自然景色

答案:

  1. B. 春天
  2. A. 烟雾
  3. B. 女性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春望》
  2.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咏春幡》同样描写春天的主题,但杜甫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与感慨,而温庭筠则侧重于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欣喜。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温庭筠及其诗词作品集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唐代文学研究书籍

相关查询

洞仙歌 咏汤婆子,和邓华溪 洞仙歌 其四 洞仙歌 寄石坪 洞仙歌 洞仙歌 庆张闾总管母八十 洞仙歌(菊) 洞仙歌 催妆词为宋念功赋 念功彭氏婿 洞仙歌 自为寿 洞仙歌 洞仙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香轮宝骑 东躲西逃 颂文 身字旁的字 包含挠的成语 中流一壶 纤仄 贪憸 鼻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龙荒朔漠 蛇欲吞象 牙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麻字旁的字 言人人殊 逸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