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4:19
蝶恋花 其一
作者: 张恨水
花影扶疏相并处。默默相看,垂首无言语。
纵是无言心已许。相逢何必匆匆去。
料得此情卿解取。不道多情,正是多情侣。
便道多情千万句。莫如默默还相聚。
在花影婆娑的地方,我们相对而立。
默默相看,低头不语。
纵然无言,心意早已许下。
相遇时为何要匆匆离去?
我知道你心中明白我的情意。
不说多情,正是多情的情侣。
即便说出千千万万句情话,
不如默默相聚更为珍贵。
本诗中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蝶恋花”这一词牌名本身就蕴含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爱情的细腻情感。
作者介绍: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治中,字佩弦,号恨水,江苏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多关注人性与社会,尤其在爱情题材上表现细腻与深情。
创作背景:
《蝶恋花 其一》创作于20世纪,正值社会变革期,张恨水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融,表达对爱情的执着与思考。
《蝶恋花 其一》展现了一个充满温柔与缱绻的爱情场景。诗中描绘了两个恋人之间的默契与深情,尽管无言,却心有灵犀。通过细腻的描写,张恨水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开头“花影扶疏相并处”,便营造了一个恬静而浪漫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恋人们在花影下共享宁静。然而,随着“相逢何必匆匆去”的问句,诗人流露出对短暂相聚的惋惜与珍惜,暗示着生活的匆忙与爱情的脆弱。最后,诗人总结出“莫如默默还相聚”的道理,强调了默契的相处与心灵的共鸣比言语更为重要,展现了爱情中深厚的情感基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传达了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使人深思与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默默相聚”的主题展开,强调爱情中深厚的默契与情感比言语更为重要,体现出对真爱的追求与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花影”主要象征什么?
A. 美好
B. 忧伤
C. 时间
“纵是无言心已许”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聊
B. 默契
C. 随意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相遇的匆忙
B. 默默的相聚更为珍贵
C. 多情的言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恨水的《蝶恋花 其一》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探讨了爱情中的细腻情感,前者更强调默契与珍惜,后者则着重于思念与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