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2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27:26
贺新郎 其二 九日途中忆兄璈伯
作者: 俞士彪 (清代)
系马河桥驿。看隋堤夜来霜重,顿凋柳色。
故国重阳风雨际,已是千愁堆积。
又何况他乡他席。手种黄花开也未,
拂征尘破帽频欹侧。抬望眼,水云隔。
吴山兄弟登高日。想风前茱萸遍插。
也应愁戚。冷落园林谁送酒,
伴着二人岑寂。更遥忆长途劳客。
木落猿啼天欲暮,料思君思我同沾臆。
沙上雁,又嘹呖。
在河桥驿停马,望着隋堤上夜来霜重,柳色顿时凋零。
故国的重阳佳节,风雨交加,愁绪已积压成千。
更何况在他乡的席上,手种的黄花是否已经开?
我频频拂去征尘,破帽也常常歪斜。
抬头望去,水天相隔。吴山兄弟们的登高日,
想必风中茱萸早已遍插,也应惹人愁苦。
冷落的园林里,谁来送酒,
伴着两人一片寂寞。更远的回忆起长途的旅客。
树木凋落,猿声啼叫,天色渐暗,
想必你我同样思念,心意相通。
沙滩上的雁,发出清脆的叫声。
作者介绍:俞士彪,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作见长,风格多样,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诗人身在他乡,思念故乡和兄弟,表达了对亲情和故乡的深切怀念。
这首诗深情款款,借助重阳节的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与对故乡的留恋。诗中描绘的秋日景象,霜重的隋堤与凋零的柳色,渗透着一种伤感与孤寂。尤其是“千愁堆积”一语,直白却深刻,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无奈与愁苦。
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借景抒情,用“手种黄花”表达着对故乡的眷恋,仿佛在期待着那黄花的绽放与重阳的团聚。接着提到吴山兄弟们登高,想象着他们插茱萸的场景,映衬出诗人心中的孤独感和对兄弟情谊的渴望。
诗的最后,诗人通过猿啼与沙上雁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朋友的惦念,整首诗浑然一体,情感真实且深邃,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兄弟、故乡之间的紧密联系,令人倍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兄弟、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蕴含着浓厚的人情味和深邃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重阳”是哪个节日?
诗人提到的“吴山”指的是?
诗中“冷落园林谁送酒”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