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1:02
原文展示:
白石岩
谁炷清香礼少君,
数声金磬梦中闻。
起来闲把青衣袖,
裹得栏干一片云。
白话文翻译:
不知是谁点燃了清香,向少君致敬,
梦中隐约听到几声金磬的响声。
醒来后悠闲地整理着青色的衣袖,
仿佛将栏杆上的一片云彩裹在了袖中。
注释:
- 炷:点燃。
- 清香:指香火。
- 少君:古代对年轻男子的尊称。
- 金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声音清脆。
- 青衣袖:指诗人的衣袖。
- 栏干:栏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秀,字子美,南宋诗人,与陆游、杨万里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梦中听到金磬声,醒来后悠闲地整理衣袖,仿佛将栏杆上的云彩裹在袖中的情景。通过这种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清晨醒来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谁炷清香礼少君”,通过“清香”和“少君”两个词汇,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次句“数声金磬梦中闻”,以“金磬”的声音为媒介,将梦境与现实巧妙地连接起来。后两句“起来闲把青衣袖,裹得栏干一片云”,则通过“青衣袖”和“栏干一片云”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赵师秀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炷清香礼少君”:这句诗通过“清香”和“少君”两个词汇,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在梦中经历了一场庄严的仪式。
- “数声金磬梦中闻”:这句诗以“金磬”的声音为媒介,将梦境与现实巧妙地连接起来,表达了诗人对梦境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感慨。
- “起来闲把青衣袖”:这句诗通过“青衣袖”的意象,表达了诗人醒来后的悠闲和从容。
- “裹得栏干一片云”:这句诗通过“栏干一片云”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裹得栏干一片云”中的“裹”字,将衣袖与云彩进行了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拟人:“谁炷清香礼少君”中的“礼少君”,将清香拟人化,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意象分析:
- 清香:象征着神秘和庄严。
- 金磬:象征着梦境与现实的连接。
- 青衣袖:象征着诗人的悠闲和从容。
- 栏干一片云:象征着自然美景和超脱尘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少君”是指什么?
A. 年轻男子 B. 神仙 C. 古代乐器
- 诗中的“金磬”是什么?
A. 古代乐器 B. 香火 C. 云彩
- 诗中的“裹得栏干一片云”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B. 诗人对梦境的留恋 C. 诗人对现实的感慨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游山西村》: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 杨万里的《小池》: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小池边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赵师秀的《白石岩》与陆游的《游山西村》: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但赵师秀的诗更注重意境的营造,而陆游的诗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师秀等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宋诗的重要参考书。
- 《宋诗鉴赏辞典》:详细解析了宋代诗人的作品,包括赵师秀的《白石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