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5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0:46
只道六朝窄,渠犹数百春。
国家祖宗泽,天地发生仁。
历服端传远,君王但侧身。
楚人要能惧,周命正惟新。
只说六朝的盛世已经过去,但它的余晖依然延续了数百年。
国家的祖宗恩泽犹在,天地之间生发着仁德。
历代的服饰和礼仪传承久远,君王只需稍加侧身而已。
楚国的人们应当心存畏惧,周朝的命令正当更新。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生于江西。以诗歌、散文和词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倡导清新自然的风格。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借古喻今,希望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警惕。
《读罪已诏》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警示意味的诗作。杨万里通过对六朝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认知和对现状的反思。诗的前两句提到“只道六朝窄,渠犹数百春”,不仅展示了历史的兴衰,也隐含了对现存局势的无奈与感慨。接下来的“国家祖宗泽,天地发生仁”,则将视角转向国家的根基与未来,强调仁德的重要性,暗示对国家治理的期待与希冀。
“历服端传远,君王但侧身”一句,表现出对传统文化与礼仪的重视,以及对统治者的期许。诗人希望君王能够意识到历史的教训,以便更好地治理国家。最后一句“楚人要能惧,周命正惟新”,则发出警示,表明楚国必须警惕周朝法令的更新,强调对历史教训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传递出强烈的时代感,既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引发对未来的思考。
全诗强调历史的教训与仁德的重要性,警示统治者与人民应对历史的敬畏与反思,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六朝时期是哪个朝代?
诗中提到的“楚人”主要是指哪个地区的人民?
诗中“周命正惟新”强调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