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0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01:26
梅花不合太争春,政盛开时却恼人。
试折一枝轻著手,惊飞万点扑衣巾。
梅花并不急于争春,正当它盛开的时候却让人感到恼怒。
我试着轻轻折下一枝,结果惊起万点花瓣扑向衣巾。
梅花自古以来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高洁、清雅的品格。诗中提到梅花盛开时的美丽,却又引发了诗人对其花瓣纷飞的烦恼,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与人情感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独特感受,强调诗歌的生活气息和个性表达。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北方梅花盛开的时节,诗人借梅花之盛景表达对自然的欣赏以及对其特性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知。
杨万里的《多稼亭看梅二首》通过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独特的情感体验。诗中第一句“梅花不合太争春”表明梅花在春天的开放并不急于与其他花争艳,表现了梅花的高洁与从容。而“政盛开时却恼人”则引出了一个矛盾的情感,尽管梅花盛开之时是美丽的,但飞舞的花瓣却让人感到困扰与烦恼。这种情感的反转,恰恰显示了自然景象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也引导读者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整首诗以轻松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欣赏的情感,突出诗人生活中的细腻与感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梅花的欣赏与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梅花的特点是什么?
A. 争春
B. 高洁
C. 鲜艳
答案:B
诗人折下一枝梅花时的感受是?
A. 喜悦
B. 烦恼
C. 失落
答案:B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自然美
B. 友情
C. 爱情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