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多稼亭看梅二首

《多稼亭看梅二首》

时间: 2025-04-28 04:01:26

诗句

梅花不合太争春,政盛开时却恼人。

试折一枝轻著手,惊飞万点扑衣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01:26

原文展示:

梅花不合太争春,政盛开时却恼人。
试折一枝轻著手,惊飞万点扑衣巾。

白话文翻译:

梅花并不急于争春,正当它盛开的时候却让人感到恼怒。
我试着轻轻折下一枝,结果惊起万点花瓣扑向衣巾。

注释:

  1. 梅花:梅花是一种冬季开放的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
  2. 不合太争春:梅花不必过于争春,意指梅花的开放不需与春花争艳。
  3. 政盛开时却恼人:在最佳开放的时机反而让人烦恼,可能暗指花瓣纷飞的场景。
  4. 试折一枝轻著手:试图轻轻折下一枝梅花。
  5. 惊飞万点扑衣巾:折花时惊动了很多花瓣,纷纷扑落在衣巾上。

典故解析:

梅花自古以来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高洁、清雅的品格。诗中提到梅花盛开时的美丽,却又引发了诗人对其花瓣纷飞的烦恼,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与人情感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独特感受,强调诗歌的生活气息和个性表达。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北方梅花盛开的时节,诗人借梅花之盛景表达对自然的欣赏以及对其特性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知。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多稼亭看梅二首》通过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独特的情感体验。诗中第一句“梅花不合太争春”表明梅花在春天的开放并不急于与其他花争艳,表现了梅花的高洁与从容。而“政盛开时却恼人”则引出了一个矛盾的情感,尽管梅花盛开之时是美丽的,但飞舞的花瓣却让人感到困扰与烦恼。这种情感的反转,恰恰显示了自然景象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也引导读者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整首诗以轻松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欣赏的情感,突出诗人生活中的细腻与感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花不合太争春”:梅花在春天不必过于争抢风头,暗示其独特的气质。
  • “政盛开时却恼人”:梅花盛开时的美丽,反而让人感到困扰,突显了花瓣飘落的美丽与烦恼。
  • “试折一枝轻著手”:诗人试图轻轻折下一枝,表现出对梅花的亲近与喜爱。
  • “惊飞万点扑衣巾”:折花时飞起的花瓣,象征着自然之美的瞬息万变。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与春天的关系,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美。
  • 拟人:梅花在人间的表现,赋予其情感。
  • 对仗:诗中句式的对称与平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梅花的欣赏与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代表生命与希望。
  • 花瓣:象征美丽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梅花的特点是什么?
    A. 争春
    B. 高洁
    C. 鲜艳
    答案:B

  2. 诗人折下一枝梅花时的感受是?
    A. 喜悦
    B. 烦恼
    C. 失落
    答案:B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自然美
    B. 友情
    C. 爱情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万里的《多稼亭看梅二首》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观察,后者则体现了壮阔的景象与豪情。两者在风格和意境上各有千秋,共同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丰富内涵。

参考资料:

  1. 杨万里诗全集
  2. 《宋代诗词研究》
  3.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荭 送代州钱防禦 杜鹃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九 紫竹 绝句五首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 依韵和宋中道见寄 岸贫 再依韵 七夕永叔内翰遗郑州新酒言值内直不暇相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忘故旧 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慷慨输将 香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妇人孺子 卤字旁的字 包含片的成语 儿字旁的字 痴望 暗结尾的成语 耍嘴皮子 忠笃 一览了然 坚厉 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万虑千愁 雁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