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陪董内召登高

《九日陪董内召登高》

时间: 2025-04-27 18:24:53

诗句

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

烟里共寻幽涧菊,

樽前俱是异乡人。

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

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4:53

原文展示:

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
烟里共寻幽涧菊,樽前俱是异乡人。
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
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

白话文翻译:

在祝融峰下正逢重阳佳节,面对这一切,谁能不感到伤感?
在烟雾中一同寻找幽静的涧边菊花,酒樽前的我们都是来自异乡的人。
远山在阳光下应该是连绵不绝,孤雁飞来时让我想起了离别的秦国。
自古以来,登高总是令人伤感,茱萸花别笑我泪湿手巾。

注释:

  • 祝融峰:指的是华山的一个著名山峰,象征着高洁和壮丽。
  • 嘉节:指重阳节,古时是登高赏菊、祈福的日子。
  • 幽涧菊:指生长在幽静涧谷中的菊花,代表了清雅与坚韧。
  • 樽前:酒樽之前,表示饮酒作乐的场景。
  • 遥山带日:形容远处的山在阳光下显得更加巍峨壮丽。
  • 孤雁:指孤独的雁,寓意思乡之情。
  • 茱萸:一种植物,古时重阳节佩戴以驱邪避祸。

典故解析:

重阳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古代人们在这一天登高、赏菊、饮酒,以祈求长寿。在此诗中,重阳节的庆祝活动与诗人内心的惆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一种“节日中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匡图,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重阳节,诗人在祝融峰上与朋友相聚,尽管节日氛围热烈,但诗人内心却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登高活动,展现了诗人对节日的怀旧与惆怅。首句“祝融峰下逢嘉节”,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重阳节的图景,然而随着后面“相对那能不怆神”的提问,诗人内心的悲伤开始显露。尽管身处美好的自然环境,诗人却无法摆脱孤独的思绪。

接下来的描写更是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和朋友们都是异乡人,共同在烟雾中寻找幽静的菊花,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诗中的“孤雁”意象,更加深了这种思乡情怀,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最后两句“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更是点明了人生的无常与悲哀。登高本是庆祝的活动,但每逢佳节,难免生出惆怅之情,加之茱萸作为重阳节的象征,诗人用它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深刻的感悟和对情感的细腻描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祝融峰下逢嘉节:描绘了重阳节的场景,设置了诗的背景。
  2. 相对那能不怆神:发问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节日的感伤情绪。
  3. 烟里共寻幽涧菊:描绘了与朋友在烟雾中寻找菊花的情景,象征着寻找美好事物的努力。
  4. 樽前俱是异乡人:强调诗人与朋友们都是外地人,突显了孤独感。
  5. 遥山带日应连越:描绘了远山的壮丽景象,象征着诗人心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6. 孤雁来时想别秦:孤雁飞来引发对故乡的思念,增加了情感的层次。
  7. 自古登高尽惆怅:总结前面的情感,传达出人生的无奈。
  8. 茱萸休笑泪盈巾:茱萸代表重阳节的传统,诗人用它来反思自己的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以“孤雁”比喻诗人的孤独。
  • 拟人:茱萸被赋予了情感,成为诗人内心的对话对象。
  • 对仗:诗的句式整齐,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围绕重阳节的登高活动,通过描绘美景与内心的惆怅,表达了人生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祝融峰:象征着高远与壮丽,体现了自然的魅力。
  • 菊花:象征坚韧与高洁,同时也是重阳节的象征。
  • 孤雁:代表离别与思乡情感。
  • 茱萸:象征节日的传统与内心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祝融峰下的“嘉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2. 诗中提到的“孤雁”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故乡的思念
    C. 友谊
    D. 财富

  3. “自古登高尽惆怅”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与惆怅
    C. 鼓励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达了对节日和故乡的思念。
  • 李白《庐山谣》: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廖匡图的作品都通过饮酒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不过李白的豪放与廖匡图的惆怅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情感表达与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各类关于唐代诗人及其作品的研究文献。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蔡烓主簿诗卷 闻居厚得祠复次韵二首 黄檗道中崖居者 答庐陵彭士先 九叠 病后访梅九绝 圣贤 挽李秀岩二首 恭和御制闻喜宴诗 七十八咏六言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吐刚茹柔 王字旁的字 鸭嘴兽 追悔何及 力字旁的字 徐吾 耳刀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屈高就下 裁服 糸字旁的字 主驾 百孔千创 宽打窄用 众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