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兴十首

《杂兴十首》

时间: 2025-04-27 11:58:04

诗句

早持坚白论,晚踏软红尘。

明逸并夷甫,初终似二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8:04

原文展示:

早持坚白论,晚踏软红尘。明逸并夷甫,初终似二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白天坚持清白的理想,晚上却沉浸于世俗的纷扰之中。白天的志向与夜晚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似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状态。

注释:

  • 坚白:坚守清白,指保持高尚的品德和理想。
  • 软红尘:形容世俗的纷扰与诱惑,"红尘"常指世间的繁华与喧嚣。
  • 明逸:指清明而洒脱的态度。
  • 夷甫:可能是指某种平淡而质朴的生活状态,或是一种特定的人格特征。
  • 二人:指诗人内心的两种矛盾心态,体现出一种对立和分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得,号山农,宋代诗人,属于南宋时期。他的诗歌多以豪放、清新著称,尤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时代背景动荡,诗人内心矛盾重重,既有对清白理想的追求,又难以摆脱现实生活的困扰。诗中反映了文学家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苦闷与挣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的开头“早持坚白论”表明了诗人白天的理想与追求,是对理想人格的坚守;而“晚踏软红尘”则揭示了他在夜晚难以逃脱的世俗生活。这里的“软红尘”不仅指代物质生活的诱惑,也象征着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纷繁。这种白天与晚上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理想时,往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考验。

诗中“明逸并夷甫,初终似二人”句中,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内心的分裂感,白天他是追求高尚理想的“明逸”,而夜晚却成为了平凡琐事的“夷甫”。这种对立感使得诗人内心产生了深刻的孤独与苦闷,似乎在质问自我,究竟哪一面才是真正的自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早持坚白论”:白天时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 “晚踏软红尘”:夜晚却难以摆脱世俗的诱惑与烦扰。
    • “明逸并夷甫”:白天的洒脱与夜晚的平凡形成对比。
    • “初终似二人”:暗示内心的分裂,像是两个不同的自己。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日与夜的对比,展现诗人内心的矛盾。
    • 象征:用“坚白”和“红尘”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人在追求理想的同时,常常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个人内心的矛盾与苦闷。

意象分析:

  • 坚白:象征高尚的理想和清白的道德。
  • 软红尘:象征世俗的诱惑与繁忙的生活。
  • 明逸:象征清明洒脱的态度。
  • 夷甫:可能指平凡生活的朴素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克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软红尘”主要指什么?

    • A. 清白的理想
    • B. 世俗的纷扰
    • C. 自然的美好
    • D. 高尚的品德
  3. 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内心状态?

    • A. 坚定不移
    • B. 内心分裂
    • C. 完全放弃
    • D. 无所畏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苏轼的《前赤壁赋》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有着相似的主题,均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但刘克庄更为突出内心的矛盾感,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归隐与自我满足的理想生活。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生平与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得子聿到家山後书 出行湖山间杂赋 庵中晚思 初夏杂咏五首 其五 木瓜铺短歌 读书二首 其二 夏日昼寝梦游一院阒然无人帘影满堂惟燕蹋筝 远游 感旧 示儿孙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郁毓 天荆地棘 指掌可取 殳字旁的字 饭牛屠狗 快直 長字旁的字 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涓滴微利 奏决 孤形吊影 而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包含扯的成语 独具匠心 杯觥交错 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