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二郎君归长安

《送二郎君归长安》

时间: 2025-04-26 05:04:41

诗句

我儿辞去泪双流,蜀郡秦川两处愁。

红叶满山归故国,

黄茅遍地住他州。

荷衣晓挂惭官吏,菱镜秋窥讶鬓髹。

好向云泉营旧隐,莫教庄叟畏牺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4:41

原文展示:

送二郎君归长安
我儿辞去泪双流,蜀郡秦川两处愁。
红叶满山归故国,黄茅遍地住他州。
荷衣晓挂惭官吏,菱镜秋窥讶鬓髹。
好向云泉营旧隐,莫教庄叟畏牺牛。


白话文翻译:

我儿离去,眼泪双双流下,蜀地和秦川两处让我愁苦。
红叶满山,思乡之情愈加浓厚,黄茅遍地,居住在他乡的无奈。
清晨,衣裳挂在肩上,惭愧于官吏的身份;秋天,镜子里照见的鬓发,令人感到意外。
希望能回到云泉之处,过上隐居的生活,别让庄稼人畏惧牺牲牛的命运。


注释:

  • 辞去:离开,告别。
  • 蜀郡:指四川地区。
  • 秦川:指陕西地区。
  • :忧愁,悲伤。
  • 红叶:象征思乡的情感。
  • 黄茅:一种草,生长在他乡,象征漂泊。
  • 荷衣:指轻便的衣物,体现朴素。
  • 官吏:指担任公职的人。
  • 菱镜:指一种用菱角制成的镜子,反映个人形象。
  • 鬓髹:指鬓发,形容个人的外貌。
  • 云泉:隐居的理想之地,象征宁静安逸的生活。
  • 庄叟:指农民,象征普通百姓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兼,唐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刘兼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著称,常涉及离别、思乡等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兼写给即将离开家乡的孩子,表达了对孩子的依依不舍与对未来生活的担忧。诗中反映了家庭的温情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体现出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送二郎君归长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刻感受。开篇即以“我儿辞去泪双流”引入,表明了亲情的牵挂与离别的伤感。诗中通过对蜀郡和秦川两地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愁苦与思念。红叶和黄茅的意象,不仅营造出浓厚的秋意,更象征着离乡游子的孤独与无奈。

中间的“荷衣晓挂惭官吏”一语,写出了对身份的自省与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流露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表现了唐代诗人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关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儿辞去泪双流”:开篇直接表达了离别的伤感,流泪的双眼传达了亲情的深厚。
  • “蜀郡秦川两处愁”:分别提到两个地域,体现了对家乡和他乡的思念与愁苦。
  • “红叶满山归故国”:红叶象征着秋天,也寓意着对故乡的思念。
  • “黄茅遍地住他州”:描述了漂泊在外的无奈,黄茅生长在异乡,象征着离别的孤独。
  • “荷衣晓挂惭官吏”:清晨时分,衣物的轻便与官吏身份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身份的自省。
  • “菱镜秋窥讶鬓髹”:菱镜中的映像让人感到自我认知的陌生,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好向云泉营旧隐”: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回归宁静。
  • “莫教庄叟畏牺牛”:警示要珍惜生活,不要使普通百姓生活得更加艰苦。

修辞手法:
该诗运用了比喻(例如“红叶”象征思乡)、拟人(如“秋窥”让秋天具有了情感)、对仗(如“荷衣晓挂”与“菱镜秋窥”)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离别的情境,表达了对家庭、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未来的担忧,体现了个人情感的真挚与深刻,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红叶:代表秋天和思乡的情感,象征着离愁别绪。
  • 黄茅:象征着他乡生活的艰辛与漂泊的无奈。
  • 荷衣:体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吏身份的反思。
  • 菱镜:反映自我认知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 云泉:象征理想中的宁静与隐逸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蜀郡”指哪个地方?
    A. 四川
    B. 陕西
    C. 江苏
    D. 河北

  2. 诗中“红叶”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思乡
    C. 离愁
    D. 以上皆是

  3. “荷衣晓挂惭官吏”中的“荷衣”象征什么?
    A. 轻便的衣物
    B. 官吏的身份
    C. 富贵的生活
    D. 隐逸的理想

答案:

  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送友人》王之涣

诗词对比:
在《送友人》中,王之涣同样表达了离别之情,但其表现更加直白,情感上略显豪放,而刘兼的《送二郎君归长安》则在细腻的情感上更为深刻,展现了对亲情与故乡的复杂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前人为人诬告受羊 僧可正真赞 戴帅初九日无憀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七首袖而示余因次其韵 其四 游蔡峰道中三首·回途望黄沙坑怀朝儿 谢绍兴石梅癯遗本堂二篆书 次韵单君范行李中诸诗前数章自道后二章为单 次韵惟西堂巧山二首 次韵戴帅初见寄二首 闻莺 十月二十四日过弟观寓所出莱菔相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挥千金 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招贤纳士 前祝 荧光棒 包含曝的成语 公耳忘私 先字旁的字 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齊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誉必待试 适时应务 毛字旁的字 人模人样 十字旁的字 歡谤 出头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