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3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39:34
寄李左司
崔道融 〔唐代〕
柏台兰省共清风,
鸣玉朝联夜被同。
肯信人间有兄弟,
一生长在别离中。
在柏台和兰省的清风中,
清晨的玉笛声和夜晚的联歌交织在一起。
谁会相信人间有兄弟情?
我这一生却常常生活在离别之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提到具体的历史典故,但“柏台”和“兰省”都与古代文人的清高和志向有关,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和友谊的追求。
作者介绍:
崔道融(约 736年-约 799年),唐代诗人,字希逸,号少游,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和友谊,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
《寄李左司》创作于诗人与友人李左司(李白的朋友)分离之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感慨。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音乐交融,反映了诗人心中那份对美好友情的向往。
《寄李左司》是一首抒情诗,通过自然景象与音乐意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首联“柏台兰省共清风”,运用自然景色来渲染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树木和草地的描绘,象征着高洁的情操。而“鸣玉朝联夜被同”则通过音乐的意象,表达了日夜不息的情谊,仿佛在说,即使身处不同的地方,彼此的心灵依然相通。
然而,诗的后两句则转向一种深刻的哲思,“肯信人间有兄弟,一生长在别离中。”这不仅是对离别的感慨,也是对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诗人质疑,真正的兄弟情谊在于彼此的理解与共鸣,但现实却是常常生活在离别之中。这样的对比让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音乐的和谐,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惆怅,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与孤独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柏台”象征什么?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鸣玉”在诗中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