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5:18
珠箔映高柳,美人红袖垂。
忽闻半天语,不见上楼时。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春天的美丽景象:珠帘映照着高高的柳树,美人儿的红袖子轻轻垂下。突然听到半空中传来的声音,却看不到她在楼上的身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特别涉及古典典故,但通过“高柳”和“美人”这两个意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爱情的渴望,符合唐代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
作者介绍: 崔道融(约 740-802 年),字子昂,唐代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长安春》创作于唐代,是诗人对春天的感悟与对美人思念之情的表达。长安作为当时的都城,繁华与美丽是诗人灵感的来源。
《长安春》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长安春天的美丽与生机。首句“珠箔映高柳”便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景:阳光透过珠帘,洒在高大的柳树上,营造出一种明亮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柳树常常与春天相联系,它的生机勃勃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接下来的“美人红袖垂”,则将视线转向美丽的女子,红色的袖子轻轻垂下,给人以柔美之感。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春天的温暖与柔和。
最后两句“忽闻半天语,不见上楼时”则带有一种淡淡的惆怅。诗人听到了来自半空的声音,却无法看到那位美人,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遗憾。这种表达让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张力,春天的美丽与人间的思念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哀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对美人深切的思念,反映了人们在春天时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寄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珠箔”指的是什么?
A. 珍珠的装饰帘子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花卉
D. 一种衣服
诗中“美人红袖垂”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美丽与温柔
B. 忧伤与遗憾
C. 喜悦与欢乐
D. 独立与坚强
诗人听到了什么声音?
A. 鸟鸣
B. 半天语
C. 风声
D. 水声
答案: 1.A 2.A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但其更多地表现了壮阔的视野与豪放的情怀,而崔道融的《长安春》则偏重于细腻的情感与柔美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柔和与人间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