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00
感兴
作者: 王松 〔清代〕
兵火无宁日,
沧桑事百端。
一身牛马走,
大地虎狼蟠。
路梗音书断,
途穷去住难!
数茎华发在,
周粟不妨餐。
这首诗表达了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日子没有安宁,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变故。自己像牛马一样忙碌,生活的重担沉重。大地犹如虎狼般凶险,路途艰难,音信全无。即使生活困顿,白发逐渐增多,吃些周粟也没什么不妨。
作者介绍:王松,清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生活的艰辛与对社会的思考。他的诗风质朴,语言简练,常常表达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思索。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战乱频繁之际,社会动荡不安。王松作为一位普通人,深感生活的苦难,因此写下这首抒发自己感受的诗作,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艰辛与困惑。
王松的《感兴》是一首充满现实感的诗作,诗中直面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与无奈,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沉重的情感。开篇“兵火无宁日,沧桑事百端”直接指出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安定与多重困扰,令人感受到一种压迫感。接下来的“牛马走,大地虎狼蟠”则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作者在生活中所承受的沉重负担,牛马象征着辛劳与无奈,而“大地虎狼”则暗示着外界环境的险恶与不可预测。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将个人的苦闷与社会的动荡紧密联系起来,构建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与现实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虽然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但仍然选择了乐观的态度,“数茎华发在,周粟不妨餐”表明了即使生活艰难,依然能够珍惜眼前的食物与生活的一点点希望。这种态度不仅展现了诗人乐观的精神,也反映了在困境中人们的坚韧与不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活艰辛的深刻反思与对困境中仍保持希望的坚定态度。通过对战争与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人们在困境中对生存的执着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兵火无宁日”表达了什么?
A. 生活安宁
B. 战争频繁
C. 自然灾害
答案: B
“大地虎狼蟠”中的“虎狼”比喻什么?
A. 友好环境
B. 险恶环境
C. 和平生活
答案: B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消极
B. 乐观
C. 无所谓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松的《感兴》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但王松更侧重于个人的生存状态,而杜甫则融合了家国情怀,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期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王松更加内省,而杜甫则更加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