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8:04
秋光明水国,游子倚长亭。
海浸全吴白,山澄百越青。
英雄贵黎庶,封土绝精灵。
句践魂如在,应悬战血腥。
秋日的阳光照耀着美丽的水乡,游子在长亭上倚靠着。
海水浸润了整个吴地的白色,山水清澈,百越之地显得青翠。
英雄的价值在于平民百姓,封土的灵气已消失殆尽。
句践的精神仿佛仍在,或许应该悬挂战斗的血腥。
齐己,字景山,号了无,唐代诗人,生于607年,卒于670年。他是初唐著名的诗人之一,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的美丽和个人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富强、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借助秋日的景象,表达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秋日钱塘作》是一首表现秋日景色与历史情感交融的古诗。诗的开头以“秋光明水国”引入,展现了秋天水乡的明亮和宁静,游子在长亭倚靠,既有对美景的赞美,又流露出淡淡的乡愁。接着通过描绘“海浸全吴白,山澄百越青”,展现了自然的秀丽与辽阔。
诗中提到“英雄贵黎庶”,强调了英雄与平民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平民百姓的珍视与尊重。接下来提到“句践魂如在”,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怀念,暗示着即使英雄已逝,其精神仍在。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使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一句“应悬战血腥”则引人深思,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历史的沉重。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美,还传达了对历史的反思,表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
全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象,结合历史英雄的精神,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与对历史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与人文的关注。
诗中提到的“游子”指的是:
A. 在外的游人
B. 在外游历的人
C. 回乡的人
D. 生活在乡村的人
“句践魂如在”中的“句践”是指: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历史英雄
C. 一位王子
D. 一位将领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自然美
B. 英雄情怀与思乡
C. 战争与和平
D. 民众生活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齐己的《秋日钱塘作》更强调历史与社会的联系,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个人的隐居生活。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不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