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4:00
闻道清明近,春闱向夕阑。
行游昼不厌,风物夜宜看。
斗柄更初转,梅香暗里残。
无劳秉华烛,晴月在南端。
听说清明节快到了,春天的考试也将结束。
白天游玩令人不厌倦,夜晚的风景更宜细看。
北斗星的指针刚刚开始转动,梅花的香气在暗处依稀残留。
不用点燃华丽的蜡烛,晴朗的月亮就在南方的天际。
沈佺期,唐代诗人,以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沈佺期的一生经历了政变和战乱,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时局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写于寒食节前夕,正值春天,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寒食节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介之推,诗人借此时节抒发对春天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
《和常州崔使君寒食夜》是一首描绘春夜景色的诗作,沈佺期通过清明与寒食节的结合,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的生活气息。诗的开头提到“闻道清明近”,让人感受到节日的临近与期待。接着,他描绘了白天游玩的乐趣,表明春天的活动让人无比愉悦。
“斗柄更初转,梅香暗里残”一句,诗人用北斗星转动的形象,隐喻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短暂。梅花的香气残留,既表现了春天的痕迹,也暗示着美好的事物总是稍纵即逝。最后一句“不劳秉华烛,晴月在南端”,展现了春夜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不需要人造的光明,明亮的月亮本身就足够璀璨。
整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透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感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精致与优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春夜的宁静与美丽,传达出了一种洒脱、悠然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唐代人对自然与生活的和谐追求。
诗词测试:
“清明”指的是哪个节日?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春季的祭祖节
诗中提到的“斗柄”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美
“无劳秉华烛”这句的意思是?
A. 不需要点燃蜡烛
B. 蜡烛太贵
C. 不喜欢蜡烛的光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