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8:13
夏夕
雷火烧青林,海风吹欲暮。
溪云不得来,雨声隔烟树。
夏天的傍晚,雷声轰鸣,闪电划破青翠的树林,海风吹拂,天色渐暗。溪边的云彩无法飘来,雨声在烟雾弥漫的树间传来。
本诗中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雷火"和"海风"的结合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对比,反映了文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
华岩是清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常展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哲理思考。
《夏夕》创作于夏季的黄昏时分,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夏天傍晚独特氛围的感受。
《夏夕》是一首描绘夏天傍晚景象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气氛。开篇以“雷火烧青林”引入,雷声和闪电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夏季雷雨即将来临的紧迫感,青林的生机也在这一刻显得格外鲜明。接着“海风吹欲暮”则给人一种徐徐而来的凉意,海风的轻拂让人感到惬意,然而又暗示着天色即将暗淡,时间的流逝在这一刻显得格外明显。
后两句“溪云不得来,雨声隔烟树”则转向了情感的层面,溪边的云彩无法靠近,似乎在表达一种无法得到的遗憾。而雨声在烟雾弥漫的树间传来,带有一种神秘感,仿佛在诉说着夏季夜晚的孤寂与无奈。这种对比让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自然现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夏季傍晚的深刻感受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雷火”与“海风”形成何种对比?
A. 冷与热
B. 强与弱
C. 动与静
D. 明与暗
诗中“溪云不得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失落
C. 喜悦
D. 无奈
“雨声隔烟树”中的“隔”字有何深意?
A. 亲近
B. 隔离
C. 连接
D. 消失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华岩的《夏夕》更侧重自然现象的描写,而王维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两者在意象的使用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