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0:31
我行逢日暮,弭棹独维舟。
水雾一边起,风林两岸秋。
山阴黑断碛,月影素寒流。
故乡千里外,何以慰羁愁。
我在傍晚时分行船,独自一人划桨在小舟上。
水雾从一边升起,秋风在两岸的树林中吹拂。
山的阴影里,黑暗吞噬了沙石,月光映照着清冷的河流。
故乡远在千里之外,我该用什么来抚慰这份思乡的愁苦呢?
本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反映了唐代人对情感与自然的细腻感受。
作者介绍:陈子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于史书,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细腻而感人。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旅途的秋夜,可能是在经历了长途跋涉后,面对秋夜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而写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独自行船时的景象,融入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开篇以“我行逢日暮”引出情景,日暮的时分暗示着一天的结束,也象征着一种孤独与思考的状态。随之而来的是水雾和秋风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清冷的氛围。水雾的升起和秋风的吹拂,既是自然景象的写照,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山阴的黑暗与月影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时空的转换让诗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隔阂。最后一句“故乡千里外,何以慰羁愁”,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无奈的情感。这种情感的真挚与细腻,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思乡之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主题是思乡与孤独。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弭棹”是什么意思?
诗人为何感到“羁愁”?
诗中“月影素寒流”描绘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