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夜泊巴陵诗

《夜泊巴陵诗》

时间: 2025-07-29 17:36:00

诗句

月夜三江静,云雾四边收。

淤泥不通挽,寒浦劣容舟。

回风折长草,轻冰断细流。

古村空列树,荒戍久无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7:36:00

原文展示:

夜泊巴陵诗
作者: 朱超 〔南北朝〕

月夜三江静,云雾四边收。
淤泥不通挽,寒浦劣容舟。
回风折长草,轻冰断细流。
古村空列树,荒戍久无楼。


白话文翻译:

在月夜中,三江水面静谧无声,周围的云雾也逐渐散去。
河道因淤泥而无法通行,寒冷的水面使得船只显得格外狼狈。
微风吹来,长草被折断,轻冰阻断了细流。
古老的村庄里空荡荡地矗立着树木,荒凉的哨所久无楼阁。


注释:

  • 三江:指三个江河,可能是指长江、洞庭湖及其支流,表现了水域的辽阔。
  • 淤泥:因水流减缓而沉积的泥土,导致航行不便。
  • 寒浦:寒冷的水域。
  • 劣容舟:形容船只因环境恶劣而显得不堪一击。
  • 回风:指逆风。
  • 折长草:微风吹拂,导致长草被折断。
  • 轻冰:薄薄的冰层,象征着寒冷和不便。
  • 古村:老旧的村落,暗示着荒凉和无人居住的情景。
  • 荒戍:荒废的哨所,表明军防和人烟的稀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超,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平不详,现存诗作稀少。其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描绘山水和人文景观,常表达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夜泊巴陵诗》作于诗人夜宿巴陵之际,正值月夜,反映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产生的思考与感受。巴陵位于今湖南岳阳一带,是长江的重要水域,历史上有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篇。


诗歌鉴赏:

《夜泊巴陵诗》以月夜的宁静和周围环境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渗透出一种孤独和惆怅的气息。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独自面对自然的复杂情感。开篇的“月夜三江静”便让人感受到水面的宁静,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环境的恶劣逐渐显露出来,“淤泥不通挽,寒浦劣容舟”让人感受到诗人面临的困境,舟船在寒冷的水面上显得无所适从,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

接下来的“回风折长草,轻冰断细流”则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中的微妙变化,轻风与冰面相互作用,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抗争与和谐共处。这种描写不仅仅是对景物的刻画,更是情感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最后两句“古村空列树,荒戍久无楼”则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古老的村庄和荒凉的哨所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无常。整体来看,诗歌在清新自然的外表下,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与人文关怀,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夜三江静:描绘了月光洒在江面的宁静场景,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2. 云雾四边收:周围的云雾渐渐消散,象征夜晚的宁静逐渐来临。
  3. 淤泥不通挽:因淤泥而造成的航行障碍,表现出环境的恶劣。
  4. 寒浦劣容舟:寒冷的水域让船只显得狼狈不堪。
  5. 回风折长草:逆风吹来,折断了长草,表现出微风的影响。
  6. 轻冰断细流:薄冰阻断了细小的水流,暗示着寒冷的侵袭。
  7. 古村空列树:古老的村庄中只有空旷的树木,展现出荒凉的感觉。
  8. 荒戍久无楼:荒废的哨所久无人烟,进一步强调了孤寂与荒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月夜三江静,云雾四边收”,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相结合,如“寒浦劣容舟”暗喻环境对人心情的影响。
  • 拟人:如“回风折长草”,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诗歌的情感表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江河与周围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对孤独的思考以及对过往人事的感慨。诗中的宁静与荒凉交织,呈现出一种对历史与生命的哲思,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夜:象征宁静、孤独与思考。
  • 江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推移。
  • 淤泥:象征困境与无奈。
  • 古村:象征历史的遗存与人事的变迁。
  • 寒浦:象征冷酷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浦”最能表达哪种情感? a) 温暖 b) 孤独 c) 欢乐

  2. “回风折长草”中的“回风”指的是什么? a) 顺风 b) 逆风 c) 平风

  3. 诗中提到的“古村”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a) 繁华 b) 荒凉 c) 喧闹

答案:

  1. b) 孤独
  2. b) 逆风
  3. b) 荒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诗作。
  • 李白《夜泊牛斗星》:表达孤独感与自然的融合。

诗词对比:

  • 朱超《夜泊巴陵诗》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两者均描绘夜晚景象,但朱超更侧重于环境的荒凉与孤独,而王昌龄则更多表达离别的情感。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沉郁,后者则充满了离愁别绪。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精选》
  • 《南北朝文学史》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郑君义方亭 京山李右伯师孟五鼓饯予观音岩作 采石谒太白祠 白光禄自晋陵枉驾海上感旧有赠 大中丞临海王公以举远楼十六韵见示命和率尔续貂殊忘丑陋不足辱楣栋问也 送昆崙山人王叔承游楚 过莫丈方伯园再过伯子云卿园作 游石公山东连云障入剑楼 赠刘君北还兼简谢丈茂秦 挽观察俞丈汝成八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斤字旁的字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焌焌 误开头的成语 酸子气 包含狩的词语有哪些 子字旁的字 注存 禾字旁的字 历兵粟马 瓜瓞绵绵 包含瞧的词语有哪些 厚德载物 失张失志 匕字旁的字 土王 行押 业字旁的字 包含儒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