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思归,寄东林澈上人

《思归,寄东林澈上人》

时间: 2025-04-26 13:50:28

诗句

王事纷纷无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

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岩前必共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0:28

原文展示:

思归,寄东林澈上人
作者: 韦丹 〔唐代〕

王事纷纷无暇日,
浮生冉冉只如云。
已为平子归休计,
五老岩前必共闻。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日常政务繁忙,使我没有时间休息,
人生如浮云般消逝无常。
我已为归隐于平子山而计划,
到时定会在五老岩前与你共鸣。


注释:

字词注释:

  • 王事: 指国事、政务。
  • 纷纷: 繁杂、纷扰的样子。
  • 无暇日: 没有时间休息的日子。
  • 浮生冉冉: 形容生命短暂而缓慢地流逝。
  • 平子: 平子山,隐居之处。
  • 五老岩: 指五老山,寓意隐士的栖息之地。

典故解析:

  • 五老岩: 是道教文化中常提及的仙境,象征着隐逸和清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丹,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作品多为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常寄情山水,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创作于个人生活忙碌、政务繁杂的时期,诗人希望能逃离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思归,寄东林澈上人》是一首流露出浓厚归隐情怀的诗作。在忙碌的生活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与惆怅,政务的繁杂让他无法享受生命的宁静。诗句“王事纷纷无暇日”生动地描绘了他对政务的无奈,而“浮生冉冉只如云”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生命无常的感慨,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虚幻。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归隐的愿望,“已为平子归休计”,这句展示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最后,诗中提到“五老岩前必共闻”,不仅表达了他对与友人相聚的期待,也传达出一种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象征着理想中的归隐生活。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云”这一元素,既是对生命无常的隐喻,也是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情感上蕴含着对现实生活的思索与逃离,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王事纷纷无暇日: 描述政务繁忙,无法抽身。
  2. 浮生冉冉只如云: 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3. 已为平子归休计: 提到已计划隐居,计划归去。
  4. 五老岩前必共闻: 期待与友人共享宁静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 “浮生冉冉只如云”,用云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对仗: “王事纷纷”与“浮生冉冉”形成对比,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出抛却繁忙,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代表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平子: 隐居的理想场所。
  • 五老岩: 寓意远离尘世,与友人畅谈的理想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事”指的是什么?
    A. 农事
    B. 国事
    C. 个人事务

  2. “浮生冉冉只如云”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常
    C. 富贵

  3. 诗人期待与谁共享宁静时光?
    A. 家人
    B. 同事
    C. 友人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情感更加直接、质朴。
  • 王维的《山中问答》则通过山水意象展示隐士生活的理想,情感深邃而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韦丹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瑞鹧鸪 瑞鹧鸪 咏西山 瑞鹧鸪 劝世 瑞鹧鸪 瑞鹧鸪慢/瑞鹧鸪 瑞鹧鸪慢/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收家书 瑞鹧鸪 督韩三官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少观多 包含盆的成语 感忽 包含换的成语 广字头的字 共济世业 金题玉躞 英雄欺人 末作之民 矢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包含簪的词语有哪些 揎拳攘臂 共度 走之旁的字 价值连城 提土旁的字 絶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