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因小儿学琴终夜不寐作

《因小儿学琴终夜不寐作》

时间: 2025-05-04 03:18:08

诗句

鸣鹤操音清,兴幽发性情。

听琴爱夜半,明月上残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8:08

原文展示:

鸣鹤操音清,兴幽发性情。
听琴爱夜半,明月上残更。

白话文翻译:

鸣鹤的乐音清脆悦耳,激发了我的幽雅情趣。
我喜欢在夜深人静时听琴,此时明月正照在时钟的最后一刻。

注释:

字词注释:

  • 鸣鹤:指鸣叫的鹤,象征清雅的音律。
  • :古代指乐曲的演奏,这里指琴声。
  • 音清:声音清脆、悦耳。
  • 兴幽:兴致高昂而幽雅。
  • 夜半:指深夜,通常是指午夜。
  • 明月:象征光明和宁静的夜晚。
  • 残更:指时钟的最后一刻,表示时间已接近凌晨。

典故解析:

  • 本诗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用到了“鸣鹤”这一意象,鹤在古代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和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高,宋代诗人,具体生平资料不多,但其作品常展现出对音乐、自然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夜晚,作者因小儿学习琴艺而未能安眠,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夜晚的宁静,借此表达对音乐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单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作者深夜听琴的情景,展现了音乐给人带来的情感共鸣。诗的开头通过“鸣鹤操音清”突出音乐的清脆与悦耳,暗示了音乐的纯净和对人的影响。紧接着“兴幽发性情”,作者表达了在音乐的感染下,自己内心的幽雅情趣被激发出来,这不仅是对音乐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渴望。

后两句“听琴爱夜半,明月上残更”则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明月高挂,时间已接近凌晨。此时的琴声让人沉醉,仿佛时间都静止了。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夜深人静时音乐的魅力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影响。

整首诗不但展现了对音乐的热爱,也传达了在音乐中体悟到的内心宁静和超然的情感状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鸣鹤操音清 - 描述一种清脆的音乐,像鹤鸣般悦耳,体现了音乐的高雅。
  2. 兴幽发性情 - 音乐激起内心的幽雅情趣,表达了音乐与情感的深厚联系。
  3. 听琴爱夜半 - 深夜时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表明音乐带来的愉悦。
  4. 明月上残更 - 明亮的月光照耀,时间已晚,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乐比喻为“鸣鹤”,强调其清脆和高洁。
  • 对仗:如“鸣鹤操音清,兴幽发性情”两句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明月、琴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及其带来的内心宁静,展现了在夜晚的音乐中诗人所感受到的情感共鸣与人生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鸣鹤:象征清雅、宁静的音乐。
  • 明月:象征光明、静谧的夜晚。
  • 琴声:象征着艺术和内心的情感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鸣鹤操音清”中的“鸣鹤”象征什么? A. 清脆的音乐
    B. 高洁的品德
    C. 宁静的夜晚

  2. “夜半”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晚上九点
    B. 午夜
    C. 凌晨五点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夜泊牛渚怀古》与《因小儿学琴终夜不寐作》在主题上都涉及夜晚的宁静与思考,但前者更多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而后者则是对音乐的热爱与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别零陵 磅大受赴选天官 班超 白龙洞 跋漳浦李大忠微叔所藏书画尾 咏路 春雨南田书事 其二 春雨南田书事 其一 题三涧郑氏耕隐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关照 简能而任 沙金 长才广度 泰山压顶 脑杓 雕楹碧槛 刀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素昧生平 活着 绞丝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包含三的成语 喧客夺主 雨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