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钴鉧潭西小丘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时间: 2025-05-07 21:24:05

诗句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

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

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

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24:05

诗词名称: 钴鉧潭西小丘记

作者: 柳宗元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白话文翻译:

在西山之后的第八天,我沿着西北的小路走了二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再往西走二十五步,看到一处在急流中挖掘出来的鱼梁。梁上有一个小丘,长满了竹子和树木。那些突出的石头形状奇特,像是怒吼的巨兽一样,许多奇石几乎无法一一计数。那些嵚岈相叠的石块,像牛马在溪水中饮水,冲天而上的形态像是熊罴攀登山岭。这个小丘不到一亩,可以用笼子围住。询问主人的时候,他说这是唐氏的弃地,出售却不愿意。问他价格,他说四百文。我对此心生怜悯而买下。李深源和元克己在此时一同游玩,大家都非常高兴,完全出乎意料。于是我们再次准备工具,铲除杂草,砍伐恶木,点燃烈火焚烧。美好的树木挺立,秀丽的竹子露出,奇特的石头显现出来。从这里望去,山高云浮,溪水流淌,鸟兽游弋,万物生机勃勃,似乎在努力展示技艺。在这里安枕而卧,清凉的景象与眼睛交融,潺潺的声音与耳朵交谈,悠然的虚静与心灵交融,深邃而宁静的意境与心思交汇。不到十天我就得到了这个地方,纵然是古代的文人雅士,或许也未必能来到此地。唉!以这个小丘的美丽,放到沣镐鄠杜去,贵族游人争相购买,价格日益攀升,愈加不可得。而如今这里被农夫渔父所弃,贱卖四百,连年都无法售出。我与深源克己却独自欣喜得到了这个地方,这真是我的运气啊!我把这段经历刻在石上,以此庆贺这小丘的奇遇。


注释:

  • 钴鉧潭:一种水潭,可能因含有锰矿或其他矿物而得名。
  • 鱼梁:用来捕捉鱼类的栈道或平台。
  • 唐氏之弃地:指唐氏家族抛弃的土地。
  • 深源、克己:作者的朋友,可能是柳宗元的同游者,表明文人之间的友谊。
  • 沣镐鄠杜:古代名胜地,指的是长安附近的名山水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号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他与王勃、骆宾王、孟浩然并称为“初唐四杰”,以散文和诗歌著称。柳宗元的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现状的关心,尤其是对政治腐败的批判,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钴鉧潭西小丘记》创作于柳宗元贬官期间,他被贬至永州,面对政治的失落,他选择在自然中寻求慰藉与灵感。作品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他在困境中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钴鉧潭西小丘记》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游记,更是作者对生活哲学的深刻反思。作品通过对钴鉧潭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柳宗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的追求。诗中使用的丰富意象,如“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构建了一个生动的自然画面,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柳宗元借助这些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人世纷扰的超然态度,显示出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此外,作品中提到的“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等句,形象地表现了自然和人的心灵之间的和谐互动,展现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与思考。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柳宗元的思想境界和审美追求,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哲理启示。

通过对小丘的描写,柳宗元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更传达了一种生活的智慧:在浮华的世界中,真正的快乐往往来源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得西山后八日:描述作者在西山游玩的时间,暗示他在这一段时间中的观察与体验。
  2. 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表现出他对自然环境的探寻精神。
  3. 又得钴鉧潭:这里的“得”字体现了发现的喜悦,钴鉧潭是一个新的景致。
  4. 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进一步描绘景观,通过“湍”字表现水流的急促。
  5.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说明小丘的面积,暗示其可控性和私密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若牛马之饮于溪”,形象化地描绘了石头的形态。
  • 对仗:例如“高云”、“溪流”,工整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对自然的描写赋予生命,如“鸟兽之遨游”,使自然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现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小丘的美丽,柳宗元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华的超脱,传达了宁静致远的生活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定与永恒。
  • :象征流动与生命。
  • :代表小而美的私密空间。
  • :象征高洁与坚韧。
  • :象征自然的奇妙与坚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柳宗元的《钴鉧潭西小丘记》主要描绘了什么类型的景观? A. 山水 B. 城市 C. 战场 D. 草原

  2. 作品中提到的“鱼梁”是用来做什么的? A. 休息 B. 捕鱼 C. 观景 D. 砍木

  3. 柳宗元在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忧伤 B. 失落 C. 宁静 D.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阳楼记》——范仲淹
  • 《滕王阁序》——王勃

诗词对比:

  • 柳宗元的《钴鉧潭西小丘记》与王勃的《滕王阁序》均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但柳宗元更侧重于个人与自然的内心对话,而王勃则更强调历史的沧桑感与壮阔的气势。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柳宗元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因上人三首 其一 和秦寿之铜陵江上二首 固陵道中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次韵许志仁 赠僧辨端 次韵除伯源程序九日闲居追和渊明 偶书 酬吕公季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字底的字 见字旁的字 凶族 首谋 手字旁的字 有间可乘 花香鸟语 暗开头的成语 名气 不足之处 茫然不知所措 包含戢的词语有哪些 圣经贤传 当面出丑 齿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磊瑰不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