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3:32
江南三月花如烟,艺花人家花里眠。
翠竹织篱门一扇,红裙入市花双鬟。
山家筑舍环山寺,一角青山藏寺里。
试剑陂前石发青,谈经台下岩花紫。
花田种花号花农,春兰秋菊罗千丛,黄瓷斗中沙的皪,白石盆里山玲珑。
山农购花尚奇种,种种奇花盛篾笼。
贝多罗树传天竺,优钵昙花出蛮洞。
司花有女卖花郎,千钱一花花价昂。
锡花乞得先生册,医花世传不死方。
双双夫妇花房宿,修成花史花阴读。
松下新泥种菊秧,月中艳服栽莺粟。
花下老人号花隐,爱花真以花为命。
谱药年年改旧名,艺兰月月颁新令。
桃花水暖泛晴波,载花之舟轻如梭。
山日未上张青盖,湖雨欲来披绿蓑。
城中富人好游冶,年年载酒行花下。
青衫白帢少年郎,看花不是种花者。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3:32
《山塘种花人歌》
江南三月花如烟,
艺花人家花里眠。
翠竹织篱门一扇,
红裙入市花双鬟。
山家筑舍环山寺,
一角青山藏寺里。
试剑陂前石发青,
谈经台下岩花紫。
花田种花号花农,
春兰秋菊罗千丛,
黄瓷斗中沙的皪,
白石盆里山玲珑。
山农购花尚奇种,
种种奇花盛篾笼。
贝多罗树传天竺,
优钵昙花出蛮洞。
司花有女卖花郎,
千钱一花花价昂。
锡花乞得先生册,
医花世传不死方。
双双夫妇花房宿,
修成花史花阴读。
松下新泥种菊秧,
月中艳服栽莺粟。
花下老人号花隐,
爱花真以花为命。
谱药年年改旧名,
艺兰月月颁新令。
桃花水暖泛晴波,
载花之舟轻如梭。
山日未上张青盖,
湖雨欲来披绿蓑。
城中富人好游冶,
年年载酒行花下。
青衫白帢少年郎,
看花不是种花者。
在江南的三月,花开得如烟雾一般,花艺家在花丛中沉沉入睡。翠竹编成的篱笆门一扇,红裙女子走入市集,头上插着双鬟。山间的小屋环绕着寺庙,一角青山隐匿在寺内。试剑的陂前石头发出青光,谈经的台下岩石上开满紫色花朵。花田里种花的人自称花农,春兰秋菊成千上万。黄瓷斗中装着沙的细腻,白石盆中盛着玲珑山花。山里的农民购买奇特的花卉,种种奇花盛放在篾笼中。贝多罗树传说来自天竺,优钵昙花则是从蛮洞中开出的。卖花的姑娘身边有个花郎,千金一花,花价十分昂贵。乞得锡花的先生手中有本秘方,世世代代的医花术能保人长生。双双夫妻在花房中安宿,修成花史,花阴之下读书。松树下新泥里种着菊秧,月光下艳丽的衣服栽种着莺粟。花下的老人称自己为花隐,真心热爱花卉,视花为命。谱写药方年年改名,艺兰的令月月颁布。桃花水暖,轻舟在晴波中荡漾。山日未升,张开青色的盖子,湖雨欲来,披上绿色的蓑衣。城里的富人喜欢游玩,每年都载酒在花下游荡。青衫白帢的少年郎,观花却并非种花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石韫玉,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体现出浓厚的江南文化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江南地区花卉种植技术逐渐成熟,诗人通过描绘种花人的生活,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花卉的重视及对自然美的追求。
《山塘种花人歌》是一首充满生机与色彩的诗。诗中描绘了江南三月花海的美丽景象,展现了种花人家悠然自得的生活。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花海之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繁花似锦的景象。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桃花水暖泛晴波”、“黄瓷斗中沙的皪”等,这些意象不仅形象生动,还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反映了江南水乡的特有风貌。同时,诗中也表现了人们对花卉的热爱,种花人不仅仅是为了生计,更是出于对美的追求。诗人在描绘花卉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全诗主题鲜明,情感真挚,既有对花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思考。通过对花田、花农、花价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是对花的颂歌,更是对生活的礼赞,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花卉,表现出种花人的生活乐趣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艺花人家”,指的是哪个职业?
A. 画家
B. 种花人
C. 渔民
D. 商人
“桃花水暖泛晴波”中的“晴波”主要描绘了什么?
A. 风暴
B. 平静的水面
C. 雨水
D. 花瓣
诗中提到“千钱一花”,这句话反映了什么?
A. 花的价格便宜
B. 花的价格昂贵
C. 花的价值不高
D. 花的数量稀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