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休衙口占

《休衙口占》

时间: 2025-08-05 20:23:49

诗句

观察承宣重,非才屡拜加。

四年三易省,十梦九归家。

丹笔生心火,清霜点鬓华。

休衙看明月,初上紫薇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20:23:49

休衙口占

原文展示:

观察承宣重,非才屡拜加。
四年三易省,十梦九归家。
丹笔生心火,清霜点鬓华。
休衙看明月,初上紫薇花。

白话文翻译:

我在官场上观察朝政,受到重视,但才华平平,屡次升迁。
四年间我三次调任,十个梦里有九个是回家。
手握丹笔,心中燃起热情,白霜已在鬓边留下白发。
我在休假时赏月,看到紫薇花刚刚盛开。

注释:

  • 承宣重:指朝廷的命令与重任。
  • 屡拜加:多次受到升迁或表彰。
  • 易省:调任到不同的省份。
  • 丹笔:象征文人或书法家使用的红色笔,寓意着创作的热情。
  • 清霜:形容年华已逝,鬓发渐白。
  • 紫薇花:象征美好的事物,寓意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廷选,明代诗人,曾任官职,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常表达对官场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林廷选在官场中多次调任之后,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涯的感慨,反映了明代士人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对官场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开篇提到“观察承宣重”,说明作者在朝廷中受到重视,但随即用“非才屡拜加”来表达自己的自谦与对自我能力的怀疑,体现出士人在官场中常常面临的无奈和压力。接着,提到“四年三易省”,作者在不同的地方任职,经历了不少变迁,这种频繁的调动不仅影响了他的工作,更让他在心灵深处渴望归家。

“丹笔生心火,清霜点鬓华”两句,描绘了他对创作的热情与白发的叹息,象征着年华的流逝与理想的追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最后一句“休衙看明月,初上紫薇花”,则在此时此刻的宁静中,展现出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平和,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淡然和对美好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士人在官场与内心世界的挣扎与追求,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观察承宣重”: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中的地位。
    • “非才屡拜加”:自谦,说明自己并非才华出众。
    • “四年三易省”:描绘了调任的频繁,内心的无奈。
    • “十梦九归家”:表达了对家的思念。
    • “丹笔生心火”:热爱创作的激情。
    • “清霜点鬓华”:感叹年华已逝。
    • “休衙看明月”:面对宁静的自然,心灵的归宿。
    • “初上紫薇花”: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丹笔”和“清霜”形成对比,表现创作与现实的矛盾。
    • 象征:紫薇花象征着美好与希望,月亮象征着宁静与思考。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反映了对官场生活的思考,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与坚持。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着宁静与思考,也代表着作者内心的反思。
  • 紫薇花: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寓意着新的开始。
  • 清霜: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体现出作者对时光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紫薇花”象征什么?

    • A. 旧梦
    • B. 美好与希望
    • C. 忧伤
    • D. 失落
  2. 诗的作者是哪位?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林廷选
    • D. 白居易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林廷选的《休衙口占》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涉及思乡情感,但林廷选更侧重于对官场的感慨,而杜甫则是对亲情的深切思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林廷选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王晋卿画 真兴寺阁 斋日致语口号旋复阴阳,配五支於六干;诞弥 答李邦直 和陶神释 杭州次周焘韵游天竺观激水?一题作“次周焘 次韵颖叔观灯 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 子由将赴南都与余会宿于逍遥堂作两绝句读之 春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黽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夸大其词 谷字旁的字 多愁多病 衣马轻肥 香字旁的字 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飠字旁的字 迦箅香 知人善察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灵气 旌毦 踔然 三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