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答李博士

《答李博士》

时间: 2025-05-03 07:38:02

诗句

休沐去人远,高斋出林杪。

晴山多碧峰,颢气疑秋晓。

端居喜良友,枉使千里路。

缄书当夏时,开缄时已度。

檐雏已飖飏,荷露方萧飒。

梦远竹窗幽,行稀兰径合。

旧居共南北,往来只如昨。

问君今为谁,日夕度清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38:02

原文展示:

答李博士
作者:韦应物

休沐去人远,高斋出林杪。
晴山多碧峰,颢气疑秋晓。
端居喜良友,枉使千里路。
缄书当夏时,开缄时已度。
檐雏已飖飏,荷露方萧飒。
梦远竹窗幽,行稀兰径合。
旧居共南北,往来只如昨。
问君今为谁,日夕度清洛。

白话文翻译:

在休假之时,远离尘嚣,走出高斋,林木的枝叶已经稀疏。晴朗的山中多了碧绿的峰峦,清晨的白气让人怀疑是秋天的早晨。独自端坐在这里,结识良友,真是徒劳走过千里路。夏天时寄去的书信,如今开封时却已经过了许久。檐下的小鸟已经展翅高飞,荷叶上的露珠刚刚变得稀疏。梦中远眺竹窗幽静,行走的道路上兰草稀疏交错。旧居的南北往来,仿佛还是昨天的情景。问你如今为何而忙,日日夜夜在清洛度日。

注释:

  • 休沐:休假、休息。
  • 高斋:高处的书房。
  • 林杪:树木稀疏的地方。
  • 颢气:清晨的白气。
  • 端居:安静地居住。
  • 枉使:白白地使用。
  • 缄书:封好的信。
  • 已度:已经过了。
  • 飖飏:飞翔。
  • 荷露:荷叶上的露珠。
  • 萧飒:微风拂动的声音。
  • 兰径:小路上生长的兰草。
  • 清洛:指清澈的洛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应物,唐代诗人,字子云,号楚江,生于公元737年,卒于公元792年。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时,正值韦应物在宦海浮沉之际,心中多有感慨。他与李博士的交情深厚,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答李博士》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和友人间深厚情谊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博士的思念以及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休沐去人远,高斋出林杪”,描绘了诗人在高处的书斋中,远离喧嚣,享受安静的时光,显示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晴山多碧峰,颢气疑秋晓”,则用清晨的气氛描绘山峦的美丽,寓意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澄明。诗人虽然身处良境,但内心却怀念远方的朋友,正如“端居喜良友,枉使千里路”所表达的那样,千里之外的朋友能带来心灵的慰藉,反映出对友情的珍视。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化,尤其是“缄书当夏时,开缄时已度”,展现了书信往来中的失落和等待;而“檐雏已飖飏,荷露方萧飒”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生活的无常和时节的更替。诗人对竹窗和兰径的描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感叹旧居的回忆与现实的距离。最后的“问君今为谁,日夕度清洛”更是在追问友人现状,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情的友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情感真挚而富有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休沐去人远:在休息的日子里,远离了喧嚣的人群。
  2. 高斋出林杪:从高处的书房走出,看到树木稀疏。
  3. 晴山多碧峰:晴朗的日子里,山脉呈现出多姿的碧绿。
  4. 颢气疑秋晓:清晨的白气让人怀疑是否真的已入秋。
  5. 端居喜良友:安静地居住在这里,结识了良好的朋友。
  6. 枉使千里路:白白走了千里路,才得见朋友。
  7. 缄书当夏时:在夏季时寄去的信件。
  8. 开缄时已度:开封信件时,已经过了很久。
  9. 檐雏已飖飏:檐下的小鸟已经飞走。
  10. 荷露方萧飒:荷叶上的露珠刚刚变得稀疏。
  11. 梦远竹窗幽:在梦中遥望幽静的竹窗。
  12. 行稀兰径合:行走的道路上兰草稀疏交错。
  13. 旧居共南北:旧居的南北往来总是如昨。
  14. 问君今为谁:问你如今在忙些什么。
  15. 日夕度清洛:日夜在清洛水边度日。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端居喜良友,枉使千里路”两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自然景物描绘内心的情感,如“晴山多碧峰”喻示内心的清明。
  • 拟人:如“檐雏已飖飏”,赋予小鸟以人性的特征,增强了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反映了人际情感、时光流逝和对往昔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高斋:象征诗人的独立与安宁。
  2. 晴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心情的愉悦。
  3. 竹窗:象征宁静的生活环境。
  4. 兰径:象征友情的稀疏与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高斋”指的是?
    A. 书房
    B. 田野
    C. 城市
    D. 市场

  2. 填空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__与对生活的深刻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缄书当夏时”暗示诗人与李博士之间的通信很频繁。 (对/错)

答案:

  1. A
  2. 思念,感悟

相关查询

菩萨蛮 初秋湖上 菩萨蛮 菩萨蛮三首 其一 菩萨蛮 菩萨蛮 春兰 菩萨蛮 秋思回文二首 其二十八 菩萨蛮 其三 菩萨蛮 菩萨蛮七首 其一 菩萨蛮 其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婆罗门咒 音波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包含魅的词语有哪些 白首北面 包含粪的成语 取纳 绝世佳人 食字旁的字 猿藏熊缘 一不做,二不休 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屡试不爽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包含堆的成语 鼻字旁的字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