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3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1:28
沙泉
作者: 李銮宣〔清代〕
漫漫穷发路,何地种松杉。
戈壁天无暑,沙泉水亦咸。
坡回萧寺出,山远夕阳衔。
诗梦从头续,清风拂枕函。
整条路漫长而苦涩,哪里能找到种植松树和杉树的地方呢?
戈壁滩上热浪蒸腾,沙泉的水却是咸的。
坡道蜿蜒,萧寺在远处显现,山峦遥远,夕阳正逐渐沉下。
我的诗梦从新开始,清风轻拂着我的枕边的书函。
作者介绍:李銮宣,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旅行或游历戈壁地区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与对诗歌创作的追求。
《沙泉》是一首充满旅行情趣的诗,描绘了作者在戈壁行走时的所见所感。首联“漫漫穷发路,何地种松杉”,通过漫长的旅途和对松树杉树的渴望,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接着,诗人转入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戈壁的炎热与沙泉的咸水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旅行的艰辛与孤独。第三联“坡回萧寺出,山远夕阳衔”则通过景物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夕阳下的宁静与思索。最后一句“诗梦从头续,清风拂枕函”,将诗人的创作欲望与自然的清新结合起来,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味,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出诗人对创作的执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李銮宣的《沙泉》更加注重旅行中的困惑与思索,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和谐美。两者都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李銮宣更多地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是对自然的理想化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