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6:5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6:54:05
落叶枫林两岸秋,曾于南浦动离愁。
只今一片江头月,不照归舟照去舟。
秋天的枫树叶子纷纷飘落,映衬着两岸的景色。曾经在南浦,这样的场景让我生起离愁。现在,只有江头的明月挂在空中,它不照亮归来的船只,而是照向远去的船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南浦”往往与离愁别绪有关,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地吟咏离别之情。李白的《夜泊牛津口》也提到过类似场景,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感。
作者介绍: 沈树荣,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季,正值离别之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流逝时光的感慨。社会环境动荡不安,诗人常感人生无常,故有此作。
这首《送别》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离别时的愁苦与孤独。开头两句“落叶枫林两岸秋,曾于南浦动离愁”,以枫叶的落下暗示人生的无常,秋天是一个凋零的季节,象征着离别与失落。诗人曾在南浦感受到深切的离愁,这种情感在秋天的映衬下愈加浓烈;而“只今一片江头月,不照归舟照去舟”则进一步深化了孤寂的氛围。明月本应照亮归来的船只,却只照到远去的船,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心灵的孤独。整首诗情感细腻,景象与心境相互映衬,展现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离别的愁苦与对往昔的追忆,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南浦”指的是:
诗中明月照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津口》同样表达了离别之情,但更多地强调了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孤独,而沈树荣的《送别》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对过往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