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5:36
原文展示:
汉宫春(慈宁殿元夕被旨作) 云海沈沈,峭寒收建章,雪残鹊。华灯照夜,万井禁城行乐。春随鬓影,映参差柳丝梅萼。丹禁杳,鳌峰对耸,三山上通寥廓。春衫绣罗香薄。步金莲影下,三千绰约。冰轮桂满,皓色冷浸楼阁。霓裳帝乐,奏升平天风吹落。留凤辇通宵宴赏,莫放漏声闲却。
白话文翻译:
云海深沉,严寒收敛了建章宫的景象,雪后残留的鹊鸟。华丽的灯火照亮了夜晚,无数的井和禁城内人们欢乐地行走。春天随着鬓发的影子,映照在参差不齐的柳枝和梅花的花萼上。红色的禁宫遥远,鳌峰相对耸立,三座山峰直通天际的广阔。春天的衣衫绣着薄薄的罗纱,香气淡雅。在金莲花的影子下漫步,三千佳丽姿态优美。满月如冰轮,洁白的光芒冷冷地浸透了楼阁。帝王的音乐《霓裳》,奏响了太平盛世的乐章,天风吹散了乐声。留下凤辇,通宵达旦地宴饮欣赏,不要让漏壶的声音闲下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宋代词人。他的词作多写宫廷生活和自然景色,风格清丽婉约。此诗是他在慈宁殿元夕(元宵节)时被旨所作,描绘了宫廷元宵节的盛况和节日气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元宵节这一传统节日,诗人被召至慈宁殿,受命创作以庆祝节日,表达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节日欢乐气氛的描绘。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元宵节的宫廷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云海、华灯、春柳、梅花等意象,展现了节日的繁华和春天的生机。诗中“华灯照夜”、“春随鬓影”等句,既描绘了节日的灯火辉煌,又隐喻了春天的到来和人们的欢乐心情。“冰轮桂满”、“皓色冷浸楼阁”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月光的清冷和楼阁的静谧,与节日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节日欢乐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宫廷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节日欢乐气氛的描绘,同时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冰轮桂满”比喻的是什么? A. 满月 B. 桂花 C. 冰块 D. 玉轮
诗中“春随鬓影”隐喻的是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鬓发的影子 C. 春天的影子 D. 鬓发的美丽
诗中“霓裳帝乐”指的是什么? A. 帝王的音乐 B. 霓裳羽衣曲 C. 帝王的服饰 D. 霓裳的舞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