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谢赐珍珠

《谢赐珍珠》

时间: 2025-07-27 22:22:08

诗句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22:08

原文展示: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白话文翻译:

我久久地没有描画像桂叶一样的双眉,残留的妆容和着泪水沾污了红色的绸衣。在长门宫中整日没有心思梳洗打扮,又何必用珍珠来安慰我的孤寂与哀愁。

注释:

  • 桂叶双眉:形容女子细长弯曲的眉毛,此处比喻女子因忧愁而不再修饰容貌。
  • 残妆:指女子卸妆后残留的妆容。
  • 红绡:红色的薄绸,指女子的衣物。
  • 长门:汉代宫名,此处泛指冷宫或失宠妃子的居所。
  • 寂寥:孤独寂寞。

典故解析:

  • 长门:典出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后被废居长门宫,后世常以“长门”代指失宠妃子的居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采萍,唐代女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才情与美貌著称。此诗表达了女子失宠后的孤寂与哀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自身遭遇不幸或观察他人遭遇后有感而发,通过描绘女子失宠后的生活状态,抒发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位失宠女子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首句“桂叶双眉久不描”,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因失宠而不再修饰自己的容貌,反映了她的心境变化。次句“残妆和泪污红绡”,进一步以具象的细节,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悲伤和无奈。后两句“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女子在冷宫中的孤寂生活,以及她对物质安慰的漠视,更深刻地揭示了她的精神世界。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桂叶双眉久不描”: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因失宠而不再修饰自己的容貌,反映了她的心境变化。
  • “残妆和泪污红绡”:具象的细节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悲伤和无奈,泪水与残妆混合,沾污了红色的绸衣。
  • “长门尽日无梳洗”:通过“长门”这一典故,暗示了女子失宠后的孤寂生活,整日无心梳洗,反映了她的精神状态。
  • “何必珍珠慰寂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女子对物质安慰的漠视,更深刻地揭示了她的精神世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桂叶双眉”比喻女子细长弯曲的眉毛。
  • 对比:如“长门尽日无梳洗”与“何必珍珠慰寂寥”形成对比,突出了女子的孤寂与对物质安慰的漠视。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失宠女子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表达了孤寂与无奈的主题,反映了女子在冷宫中的精神世界和对物质安慰的漠视。

意象分析:

  • 桂叶双眉:比喻女子细长弯曲的眉毛,反映了她的心境变化。
  • 残妆和泪:具象的细节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悲伤和无奈。
  • 长门:典故,暗示了女子失宠后的孤寂生活。
  • 珍珠:象征物质安慰,突出了女子对物质安慰的漠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桂叶双眉”比喻什么? A. 女子的眉毛 B. 女子的容貌 C. 女子的服饰 D. 女子的住所

  2. “长门”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女子的住所 B. 女子的容貌 C. 女子的服饰 D. 女子的情感

  3. 诗中的“珍珠”象征什么? A. 物质安慰 B. 精神安慰 C. 美丽容貌 D. 高贵身份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长信怨》:同样以失宠妃子的生活为题材,表达了类似的孤寂与哀怨。

诗词对比:

  • 李白《长干行》:虽然题材不同,但同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江采萍的这首诗及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碧霄泉 次韵王得之礼部夜直有作 春阴遣兴 次韵陆虞仲学士涂中咏雪二首 水调歌头·不见隐君子 云门道中晚步 和近思二首 赠朱少章 雨中登北楼 偶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横发逆起 判然不同 麻字旁的字 仁开头的成语 艮字旁的字 顶谒 包含辉的词语有哪些 脱误 臣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无骄 克字旁的字 专气 眼观六路 哀鸿遍地 不料 迎刃而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