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曲江春感(一题作归五湖)

《曲江春感(一题作归五湖)》

时间: 2025-04-27 17:01:14

诗句

江头日暖花又开,江东行客心悠哉。

高阳酒徒半凋落,

终南山色空崔嵬。

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01:14

原文展示:

江头日暖花又开,江东行客心悠哉。
高阳酒徒半凋落,终南山色空崔嵬。
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阳光洒在江边,花儿又开始盛开。
江东的旅人心情悠闲自在。
高阳的酒客们大多数已经衰老,
终南山的景色显得空旷而高峻。
在这个盛世时代,谁也不愿意浪费人才,
侯门之中未必都需要非凡的人才。
一只小船上明月高挂,一根竹竿直立,
我住在五湖,归去吧,来吧。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头:江边,指河流的岸边。
  • 悠哉:形容心情闲适、自得。
  • 高阳:指高阳地区,著名的酒文化地带。
  • 酒徒:饮酒之人,常指饮酒作乐的人。
  • 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 圣代:指太平盛世。
  • 侯门:指权贵人家,门第高的人。
  • 明月:月亮,常象征美好的事物。
  • 五湖:泛指江湖水面,意指归隐的地方。

典故解析

  • 终南山:常被文人视为隐士归宿之地,象征高洁与脱俗。
  • 五湖:古代文人常以“江湖”作为隐居生活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10年),唐代诗人,字梦阮,号云溪,晚号隐居。生于江南,身世不凡,但因政治失意,常年游历,作品多涉及个人感受与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成作于春日,诗人游历于江边,感叹春日的美好,表达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尤其是对人才的珍惜与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曲江春感》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人在江边感受到春暖花开的美妙,心情愉悦,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江头日暖花又开”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勾勒出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画面,给读者带来心灵的愉悦与享受。紧接着“江东行客心悠哉”,表明了诗人作为旅人在美景中的心境,悠闲自在,反映了他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高阳酒徒半凋落”则转向对人事的思考,酒徒的衰落与春天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在美好的时代,也难免有些人被遗忘。最后两句,一船明月一竿竹,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归隐生活,五湖的归去,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在轻松的春日气息中,流露出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头日暖花又开:春天来临,江边的花儿再次绽放。
  2. 江东行客心悠哉:江东的旅人心情轻松自在,感受到春日的乐趣。
  3. 高阳酒徒半凋落:高阳的酒徒大多已衰老,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4. 终南山色空崔嵬:终南山的景色显得空旷而雄伟,象征着自然的伟大与人事的渺小。
  5. 圣代也知无弃物:即便在盛世时代,也应珍惜每一个人,表达人才的重要性。
  6. 侯门未必用非才:豪门贵族未必总是需要真正的才华,反映出社会的复杂性。
  7. 一船明月一竿竹:描绘宁静的夜晚,船上明亮的月光和竹竿的意象,象征着归隐的理想。
  8. 家住五湖归去来:表达归隐的愿望,五湖象征着自由与宁静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明月”与“竹”,象征诗人的理想生活。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如“江头日暖花又开”与“江东行客心悠哉”。
  • 排比:诗中对景物的描绘,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好的赞美,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独立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头:象征自然与生命的源泉。
  • :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酒徒:象征人生的无常与世态的变迁。
  • 终南山:隐喻心灵的归宿与高洁。
  • 明月:象征理想与美好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阳酒徒半凋落”中的“酒徒”指的是: A. 爱喝酒的人
    B. 容貌俊美的人
    C. 书法家
    D. 武士

  2. “一船明月一竿竹”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田园风光
    B. 夜晚的宁静
    C. 热闹的市集
    D. 战争场景

  3. 诗中提到“五湖”是象征: A. 江河交汇的地方
    B. 归隐的理想生活
    C. 繁华的城市
    D. 权贵之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罗隐的《曲江春感》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罗隐更侧重于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忆瑶姬 忆瑶姬 忆瑶姬 忆瑶姬 题米楼高山流水图,即送归西泠 忆瑶姬 蒙段祠古柏,用定公韵 忆瑶姬 忆瑶姬 次史达祖韵 四和香 移床忆半屏 四和香 四和香 黄三出所藏元刊文信国集杜诗属题盖囗中作也感而赋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工字旁的字 修原 损人利己 拈筹 闷声闷气 廾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包含而的词语有哪些 占人 乚字旁的字 沾泥絮 洪炉 言从计行 乌头白马生角 门字框的字 知书达理 寸开头的成语 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