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5:06
残花(一作杨发诗)
已叹良时晚,仍悲别酒催。
暖芳随日薄,轻片逐风回。
黛敛愁歌扇,妆残泣镜台。
繁阴莫矜衒,终是共尘埃。
已感叹美好时光已经晚了,仍然为离别的酒而悲伤。
温暖的花香随着日落而消散,轻柔的花瓣随风飘回。
眉黛收起,愁绪满怀,歌扇也无力自持,妆容已残,镜台前泪水涟涟。
繁茂的阴影无须自夸,终究是与尘埃共存。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离别、时光流逝的主题在古代诗词中常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罗隐(835年—901年),字梦阮,唐代诗人,生于今江苏省。罗隐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著称于世,尤其擅长描写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美。
《残花》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末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常感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借花残之意,抒发对生命的惋惜与离别的愁苦。
《残花》以“残花”为引子,借用花的凋零象征人生的无常和美好时光的流逝。首句“已叹良时晚”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已逝的惋惜。接下来的“仍悲别酒催”则将离别与酒结合,展现了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仿佛在饮酒之际,又引发了对离别的深思。
“暖芳随日薄,轻片逐风回”,描绘了花香随着日落而消散,花瓣在风中飘荡的景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映射内心的流动与变化,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黛敛愁歌扇,妆残泣镜台”,则是对女子愁苦形象的细腻描写,愁苦之中,妆容已残,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悲凉。最后一句“繁阴莫矜衒,终是共尘埃”则是一种哲学思考,繁茂的阴影并不需要自夸,最终都要归于尘埃,暗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在面对时光流逝时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整首诗通过描绘花的凋零与人生的离别,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残花》中的“良时”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别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终是共尘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罗隐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女性的柔情与细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