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残花(一作杨发诗)

《残花(一作杨发诗)》

时间: 2025-05-02 13:35:06

诗句

已叹良时晚,仍悲别酒催。

暖芳随日薄,轻片逐风回。

黛敛愁歌扇,妆残泣镜台。

繁阴莫矜衒,终是共尘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5:06

原文展示:

残花(一作杨发诗) 已叹良时晚,仍悲别酒催。
暖芳随日薄,轻片逐风回。
黛敛愁歌扇,妆残泣镜台。
繁阴莫矜衒,终是共尘埃。

白话文翻译:

已感叹美好时光已经晚了,仍然为离别的酒而悲伤。
温暖的花香随着日落而消散,轻柔的花瓣随风飘回。
眉黛收起,愁绪满怀,歌扇也无力自持,妆容已残,镜台前泪水涟涟。
繁茂的阴影无须自夸,终究是与尘埃共存。

注释:

字词注释:

  • :感叹,表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 良时:美好的时光。
  • 别酒:离别时的酒,表达悲伤之情。
  • 暖芳:温暖的花香。
  • 轻片:轻盈的花瓣。
  • :眉毛的颜色,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眉毛。
  • 愁歌扇:因愁苦而无力自持的歌扇。
  • 妆残:妆容已然残破。
  • 繁阴:浓密的阴影。
  • 矜衒:自夸,炫耀。
  • 尘埃:比喻世俗的烦扰。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离别、时光流逝的主题在古代诗词中常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5年—901年),字梦阮,唐代诗人,生于今江苏省。罗隐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著称于世,尤其擅长描写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美。

创作背景:

《残花》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末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常感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借花残之意,抒发对生命的惋惜与离别的愁苦。

诗歌鉴赏:

《残花》以“残花”为引子,借用花的凋零象征人生的无常和美好时光的流逝。首句“已叹良时晚”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已逝的惋惜。接下来的“仍悲别酒催”则将离别与酒结合,展现了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仿佛在饮酒之际,又引发了对离别的深思。

“暖芳随日薄,轻片逐风回”,描绘了花香随着日落而消散,花瓣在风中飘荡的景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映射内心的流动与变化,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黛敛愁歌扇,妆残泣镜台”,则是对女子愁苦形象的细腻描写,愁苦之中,妆容已残,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悲凉。最后一句“繁阴莫矜衒,终是共尘埃”则是一种哲学思考,繁茂的阴影并不需要自夸,最终都要归于尘埃,暗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在面对时光流逝时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已叹良时晚:已然感叹美好时光已晚,暗含对过去的怀念与惋惜。
  2. 仍悲别酒催:即使在美好时光已逝的情况下,离别的酒仍然催促着愁苦。
  3. 暖芳随日薄:温暖的花香随着日落而渐渐消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流失。
  4. 轻片逐风回:轻盈的花瓣随着风飘荡,呈现出一种无奈的美。
  5. 黛敛愁歌扇:眉黛收起,愁绪满怀,映衬出内心的悲伤。
  6. 妆残泣镜台:妆容已然残破,映照出女子的泪水与伤感。
  7. 繁阴莫矜衒:浓密的阴影无需炫耀,表达对浮华的冷淡态度。
  8. 终是共尘埃:最终一切都要归于尘土,强调人生的脆弱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凋零比喻为人生的无常。
  • 拟人:花瓣在风中“逐回”,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暖芳随日薄,轻片逐风回”,形成优雅的音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花的凋零与人生的离别,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残花: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与人生的无常。
  2. 愁歌扇:代表内心的忧伤与无力。
  3. 镜台:映射出自我反思与内心的脆弱。
  4. 尘埃:象征尘世的烦扰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残花》中的“良时”指的是什么?

    • A. 好的时光
    • B. 生命的尽头
    • C. 花的盛开
    • D. 离别的场合
  2. 诗中提到的“别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愤怒
    • C. 悲伤
    • D. 期待
  3. “终是共尘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 A. 对生命的无畏
    • B. 对世俗的厌倦
    • C.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D.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离骚》屈原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罗隐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女性的柔情与细腻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罗隐研究》

相关查询

五子诗 其三 梁比部有誉 五子诗 其二 李郎中攀龙 五子诗 其一 谢山人榛 九日登芦台怀于鳞元美兄弟明卿诸君子二首 其一 入桐江 董体仁送余至固节旗亭饮别赋此贻之 暮发滁阳 得滇南除目戏作 后湖纪事和同僚联句韵 其四 后湖纪事和同僚联句韵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迭嶂层峦 坐而待毙 彑字旁的字 包含谳的词语有哪些 累息 黑地昏天 励志冰檗 王粲登楼 旡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屹立不动 良玉不瑑 阜字旁的字 削秩 牛戴牛 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