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3:51
楚水萧萧多病身,强凭危槛送残春。
高城自有陵兼谷,流水那知越与秦。
岸下藤萝阴作怪,桥边蛟蜃夜欺人。
琵琶洲远江村阔,回首征途泪满巾。
楚水潺潺,萧瑟的景象与我多病的身体相映成趣,我强忍着病痛,倚靠在危危的栏杆上送走这残缺的春天。
高耸的城楼,四周既有陵墓又有山谷,奔流的河水又怎会知道越国与秦国的恩怨呢?
岸边的藤萝树影交错,似乎在作怪;桥边的蛟龙与蜃气夜晚更显得诡异。
琵琶洲远望,江边村庄辽阔,回首征途,泪水已湿满手巾。
罗隐,唐代诗人,字希声,号孟浩,生于晚唐的诗坛时期,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而著称。罗隐生活在政治动荡的年代,诗作多表现个人的忧虑、孤独和对社会的思考。
《干越亭》创作于诗人旅途之际,可能是他在江边感怀故土、念及离别时的心境。诗中的楚水与高城,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无奈,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病痛。
《干越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与伤感。开篇以“楚水萧萧”引入,水的声音象征着悲凉,反映了诗人多病的身体与内心的忧愁。接着,诗人以“高城自有陵兼谷”说明历史的积淀,暗示着他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无奈。中间的“流水那知越与秦”,表达了对历史恩怨的淡漠,流水无情,只知流淌。接下来的描写又回归到夜晚的静谧与恐惧,岸下的藤萝与桥边的蛟蜃,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诡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迫。最后两句“琵琶洲远江村阔,回首征途泪满巾”,通过对故乡的描绘与对离别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浓厚的乡愁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历史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忧伤与孤独。
“楚水萧萧”中“萧萧”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高城”象征着什么?
“回首征途泪满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