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9:08
元日观百僚朝会
作者: 包佶 〔唐代〕
万国贺唐尧,清晨会百僚。
花冠萧相府,绣服霍嫖姚。
寿色凝丹槛,欢声彻九霄。
御炉分兽炭,仙管弄云韶。
日照金觞动,风吹玉佩摇。
都城献赋者,不得共趋朝。
万国的使者都在祝贺唐尧,清晨时分百官齐聚朝会。
萧相府的花冠华丽,霍嫖姚的绣衣有如彩虹。
长寿的红色映照着朱红的栏杆,欢声笑语传遍九天云霄。
御炉中散发着兽炭的香气,仙乐悠扬如云间的韶乐。
阳光照耀下金杯轻轻晃动,风吹过时玉佩轻轻摇曳。
而城中献赋的文人,却无法参加这盛大的朝会。
作者介绍:
包佶,字希声,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以描写盛典、朝会等场景而著称,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日,即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反映了当时朝廷的繁华与盛况,展现了国家的富强和文人的失落。
《元日观百僚朝会》是一首描写唐代元日盛典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清晨朝会的辉煌场景。诗的开头即通过“万国贺唐尧”引入,强调了唐朝的强盛与国际地位,表现出一种隆重的氛围。接着,诗人用“花冠萧相府,绣服霍嫖姚”描绘了朝会中官员的华丽服饰,显示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诗中“寿色凝丹槛,欢声彻九霄”则表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色彩的运用让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后面几句通过描写御炉和仙管,进一步渲染出一种优雅而富丽的气氛,音乐与香气交融,令人陶醉。然而,结尾处提到的“献赋者,不得共趋朝”则暗示出文人对盛会的渴望与无奈,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失落感与对权力中心的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对仗工整,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其既有气势又不失细腻,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元日的盛大朝会,表现了对唐朝繁荣昌盛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文人对权力中心的向往与失落,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万国贺唐尧”指的是:
A. 各国祝贺唐朝的盛世
B. 各国争战
C. 各国来朝贡
D. 各国使者失落
“献赋者”指的是:
A. 朝中的官员
B. 在城中作诗的文人
C. 皇家乐师
D. 外国使者
本诗的主题是:
A. 个人的失落
B. 国家繁荣与文人失落
C. 战争的惨烈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杜甫诗中描绘的是战乱后的失落与哀伤,而包佶的《元日观百僚朝会》则是盛典的辉煌与欢庆,反映了两个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