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4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5:10
太尉遗孤井,寒澄七百年。
未闻陵谷变,终与姓名传。
影浸无风树,光含有月天。
林僧晓来此,满汲洒金田。
这口井是太尉的遗孤所留下的,已经清澈寒冷地流淌了七百年。
从未听说过陵墓和山谷的变化,它的名字将永远流传。
井水的倒影浸入了无风的树影,月光照耀在天空中。
林中的僧侣早晨来到这里,盛满了金色的田地。
齐己,字志远,号山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693年,卒于740年。他以其高洁的情操和清新的诗风在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齐己的诗作多以描写山水、禅宗和隐士生活为主,体现了道教和佛教的思想。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的时刻。诗人通过描写一口古井,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也表达了对过往英雄的怀念与敬仰。
《湘西道林寺陶太尉井》是一首承载着历史与哲理的诗作。齐己以“太尉遗孤井”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场景。寒澄的井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七百年的沉淀,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人类情感的永恒表达。
诗中提到“未闻陵谷变,终与姓名传”,这两句道出了历史的无常与人物的永恒。尽管人事已非,然而这口井却依旧傲然屹立,承载着太尉的名字与灵魂,显得格外令人感动。影子浸润在无风的树影中,月光映照着夜空,这种意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与深邃的哲思。
最后一句“满汲洒金田”,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生命的反思。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穿梭,而“金田”则暗喻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在宁静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体现了齐己对历史、自然与生命的独特理解。
太尉遗孤井,寒澄七百年。
未闻陵谷变,终与姓名传。
影浸无风树,光含有月天。
林僧晓来此,满汲洒金田。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生命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及对永恒的追求。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太尉遗孤井”象征着什么?
诗中“满汲洒金田”表达了什么情感?
齐己与李白的诗作比较
齐己的诗歌侧重于细腻的描写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的情感与奔放的意象。二者在风格上有明显区别,但都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