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5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57:39
原文展示:
次韵和缙叔游仲容西园二首 苏洵 〔宋代〕
栽松成径百余尺,隔径开堂似两家。 厌事共邀终日饮,渴春先赏未开花。 客来庭树鸣寒鹊,酒入肌肤忆冷蛇。 衰病不胜杯酒困,醉归倾倒欲乘车。
白话文翻译:
种松树形成一条百余尺长的小径,小径两旁各有一间堂屋,仿佛是两家。 我们厌倦了日常事务,整天邀请朋友饮酒,春天来临前就迫不及待地欣赏那些还未开花的植物。 客人来访时,庭院中的树上寒鹊鸣叫,酒入肌肤让人想起冰冷的蛇。 我因衰病不能承受酒的困扰,醉后归家时几乎要倾倒,想要乘车。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苏洵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其诗作亦有特色,风格古朴,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洵应和缙叔游仲容西园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在西园饮酒赏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向往,以及对衰病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园的景致和与友人的聚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珍视。诗中“栽松成径百余尺,隔径开堂似两家”描绘了西园的幽静和雅致,松树成径,堂屋相隔,仿佛两家,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厌事共邀终日饮,渴春先赏未开花”表达了诗人对日常事务的厌倦和对春天的渴望,以及与友人共饮的乐趣。“客来庭树鸣寒鹊,酒入肌肤忆冷蛇”通过寒鹊的鸣叫和酒后的感觉,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情感深度。最后两句“衰病不胜杯酒困,醉归倾倒欲乘车”则反映了诗人的衰病和酒后的无奈,情感真挚,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栽松成径百余尺,隔径开堂似两家。
厌事共邀终日饮,渴春先赏未开花。
客来庭树鸣寒鹊,酒入肌肤忆冷蛇。
衰病不胜杯酒困,醉归倾倒欲乘车。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衰病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西园景致的描绘和与友人的聚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的衰病和酒后的无奈,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栽松成径百余尺”描绘了什么? A. 西园的环境 B. 诗人的家 C. 友人的家 D. 市场的景象
“厌事共邀终日饮”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日常事务的厌倦 B. 对春天的渴望 C. 对友情的珍视 D. 对衰病的感慨
“酒入肌肤忆冷蛇”中,“冷蛇”比喻什么? A. 酒后的感觉 B. 寒冷的天气 C. 蛇的形象 D. 诗人的心情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