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6:14
枯藤生幽谷,蹙缩似无材。不意犹为累,刳中作酒杯。君知我好异,赠我酌村醅。衰意方多感,为君当数开。藤樽结如螺,村酒绿如水。开樽自献酬,竟日成野醉。青莎可为席,白石可为几。何当酌清泉,永以思君子。
枯萎的藤蔓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中,紧缩着似乎没有什么用处。没想到它还能成为负担,被雕刻成酒杯。你知道我喜欢与众不同,送我这用村酒斟满的酒杯。我心情衰落,多愁善感,为了你应当多次开启这酒杯。藤制的酒杯形状像螺,村中的酒绿得像水。开启酒杯自我敬酒,整日都成了野外的醉汉。青草可以做成席子,白石可以做成小桌。何时才能用清泉斟酒,永远思念君子。
作者介绍: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的诗文以议论见长,风格质朴,善于用典,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幽谷中发现枯藤,并将其雕刻成酒杯,用以饮酒自娱的情景。诗中透露出作者对自然之物的欣赏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枯藤为切入点,通过对其形态的描述,引出将其雕刻成酒杯的奇思妙想。诗中“枯藤生幽谷,蹙缩似无材”一句,既描绘了枯藤的形态,又隐喻了作者自身的境遇。而“不意犹为累,刳中作酒杯”则展现了作者的创造力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藤樽结如螺,村酒绿如水”等句,进一步描绘了饮酒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最后,“何当酌清泉,永以思君子”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枯藤的描绘和将其雕刻成酒杯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物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体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藤樽”是指什么? A. 藤制的酒杯 B. 藤制的椅子 C. 藤制的篮子
诗中提到的“村醅”是指什么? A. 村中的酒 B. 村中的水 C. 村中的食物
诗的最后一句“何当酌清泉,永以思君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自然的欣赏 C. 对生活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