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3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31:54
子规
作者: 吴融 〔唐代〕
举国繁华委逝川,
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
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
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
愁杀行人归去船。
整首诗表达了国家的繁华已如流水般逝去,岁月如羽毛般轻轻飘荡。远山的呼唤中,花朵似乎被鲜血染红;旧时的园林在春天来临时,草木则似轻烟般弥漫。雨水模糊了视线,浓密的绿树不离身边,月亮斜挂,仿佛在低声叹息着即将明亮的天际。湘江边,日暮时分,传来凄厉的声响,令人心痛的归舟之声。
作者介绍:吴融,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深邃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的一个变革时期,国家虽繁华,但社会动荡和个人的愁苦却依然存在,反映了诗人对逝去岁月和社会变迁的感慨。
《子规》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打动读者。开篇“举国繁华委逝川”,便将国家的繁荣与逝去的历史相对比,展现出一种失落感。随着时间的推移,繁华终究会如流水般消逝,诗人以“羽毛”这一轻盈的意象,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他山叫处花成血”一语,将自然景象与人间悲欢相连接,花的凋谢与鲜血的意象交织,给予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而“旧苑春来草似烟”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来临,却又带着一丝苍凉,草木虽繁茂,但却似乎无力回天。
雨暗、月斜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似乎在月下思索着未来的无望。最后一句“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夕阳西下,归船的哀鸣和行人的愁苦,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无奈与失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繁华的惋惜,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举国繁华委逝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草似烟”中的“烟”象征着什么?
“湘江日暮声凄切”中,凄切的声音给人怎样的感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吴融的《子规》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口》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但吴融更侧重于对逝去繁华的惋惜,而李白则展现了对自由的追求。两者在情感和意象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心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