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东归再经峡口

《东归再经峡口》

时间: 2025-07-29 08:23:09

诗句

复命经三峡,波澜极目愁。

片云生断壁,孤石碍中流。

道路连巴塞,风烟接楚丘。

重来登望处,因念昔年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8:23:09

原文展示:

东归再经峡口 寇准 〔宋代〕

复命经三峡,波澜极目愁。 片云生断壁,孤石碍中流。 道路连巴塞,风烟接楚丘。 重来登望处,因念昔年游。

白话文翻译:

我再次奉命经过三峡,眼前的波澜让我感到忧愁。 断壁上生出一片云,孤石阻碍了水流。 道路连接着巴塞,风烟与楚丘相接。 再次来到曾经登高远望的地方,因此想起了昔年的游历。

注释:

  • 复命:再次奉命。
  • 三峡:指长江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 波澜:指江水的波涛。
  • 断壁:断裂的崖壁。
  • 孤石:单独的石头。
  • 巴塞:指巴蜀地区。
  • 楚丘:指楚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他的诗作多反映政治抱负和个人情感,风格沉郁顿挫。此诗可能作于他再次经过三峡时,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

创作背景: 寇准在政治生涯中多次被贬,此诗可能在他再次经过三峡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三峡的险峻和旅途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波澜极目愁”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忧愁情感,而“片云生断壁,孤石碍中流”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三峡的险峻。后两句“重来登望处,因念昔年游”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复命经三峡,波澜极目愁。”:诗人再次奉命经过三峡,眼前的波涛让他感到忧愁。
  • “片云生断壁,孤石碍中流。”:断壁上生出一片云,孤石阻碍了水流,描绘了三峡的险峻。
  • “道路连巴塞,风烟接楚丘。”:道路连接着巴蜀地区,风烟与楚地相接,描绘了旅途的艰辛。
  • “重来登望处,因念昔年游。”:再次来到曾经登高远望的地方,因此想起了昔年的游历,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片云生断壁”中的“片云”比喻断壁上的云,形象生动。
  • 拟人:“孤石碍中流”中的“碍”赋予孤石以人的动作,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三峡的险峻和旅途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 “波澜”: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愁。
  • “断壁”:象征着旅途的艰险。
  • “孤石”:象征着孤独和阻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波澜极目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平静 D. 愤怒

  2. “片云生断壁”中的“片云”比喻什么? A. 断壁上的云 B. 天空中的云 C. 水中的云 D. 山上的云

  3. “孤石碍中流”中的“碍”赋予孤石以什么动作? A. 移动 B. 阻碍 C. 漂浮 D. 消失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描绘了三峡的壮丽景色。

诗词对比:

  • 寇准的《东归再经峡口》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但寇准的诗更加注重描绘旅途的艰险。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寇准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马上微雨 野步至近村 暮春二首 其二 东阳道中 送王龟龄著作赴会稽大宗丞 上书乞祠辄述鄙怀 晓雨初霁 出城至吕公亭按视修堤 喜雨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为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豆字旁的字 惟利是趋 蔑伦悖理 击节称赏 谈今论古 直更 门字框的字 人面兽心 矢字旁的字 蕙损兰摧 青字旁的字 香铺 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禽兽不若 包含葡的词语有哪些 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苦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