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1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17:58
春日奉陪子安诸公游石门
作者:李弥逊(宋代)
提壶唤新晴,病客春思搅。
茶瓯曲肱罢,联屐事幽讨。
叩门探繁香,翠蔓花尚少。
却携二三子,深行出飞鸟。
羊肠走鸣泉,凤尾摇寒筱。
俯窥万井烟,筇声响林杪。
汤休真解事,煮饼禅坊悄。
杯盘生晚涧,落叶风自扫。
眼明玉华阴,桃枝露红小。
更倾樽中馀,邀月下云表。
澄江静可鉴,合嶂青未了。
石梁接楼居,屋角挂参昴。
谁知人间世,彷佛见三岛。
烟尘暗中原,怀抱镇煎煼。
一行瘴海头,岁月不知老。
金兰有佳士,相见独不早。
青蒿得长松,颇亦慰枯槁。
春风正颠狂,日日被花恼。
欢来即相觅,真处在草草。
身名两姑置,有酒为君倒。
在春日的晴天,我提壶茶来唤醒春天的思绪,病中的我也因春天而感到烦扰。喝完茶,伸展身体,谈论起那些隐秘的事情。敲门探访那缕幽香,虽说翠绿的藤蔓和花朵尚未盛开。我邀请几位朋友,一起走向那群飞鸟嬉戏的地方。羊肠小道上,泉水潺潺,凤尾竹在冷风中摇曳。俯视那万家烟火,竹杖声在林间回响。煮茶时我似乎懂得了一些道理,禅房中安静得只听见饼的香气。杯盘放在傍晚的小涧边,落叶随风自扫。眼前的景象如同明亮的玉华,桃枝上露珠点缀着小红花。我再倾杯中剩酒,邀月共饮,月光下的云层显得清晰可见。平静的江水能映照出我们的身影,青山环绕,似乎无尽的景色。石梁连接着楼台,屋角挂着星宿。谁能理解人世间的变化,仿佛见到了传说中的三岛。烟雾笼罩着的原野,心怀忧虑却又难以释怀。一行人走在瘴气缭绕的海边,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金兰之交中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然而相见却总是晚了。青蒿与长松相伴,多少也让我对干枯的日子感到慰藉。春风正肆意地狂舞,日日被花香所困扰。欢聚之时常常相寻,真是草草了事。身世名声皆可放下,惟有美酒为你倾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表现出对自然和友谊的热爱,语言清新流畅,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天,诗人陪伴友人游玩石门,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对友谊的珍视。此时正是诗人病愈之际,借游玩释怀心中烦恼,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朋友的思念。
李弥逊的《春日奉陪子安诸公游石门》是一首极具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从“提壶唤新晴”开始,诗人以轻松的笔调引入春日的清新气息,接着描绘了病客在春日的思绪,表现出春天对人心的愉悦与搅动。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与友人一起游玩的欢愉,展现了自然中的细腻景象,如“羊肠走鸣泉,凤尾摇寒筱”,既有动感又有静谧,体现了春日游玩的乐趣。
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还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比如“谁知人间世,彷佛见三岛”,在游玩之余,诗人也流露出对人世变迁的感慨。最后,诗人以“身名两姑置,有酒为君倒”结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洒脱态度,体现了“有酒当歌”的豪情,给人以温暖与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日游玩为主线,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人与人之间的深厚友谊。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该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羊肠走鸣泉”中的“羊肠”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金兰”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李弥逊的《春日奉陪子安诸公游石门》更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友谊的温暖,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了宁静的山水画面,表达对孤独和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