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9:45
高斋
作者:洪咨夔 〔宋代〕
江浒行厨转,关头细路过。
手摩如象石,目送卧龙坡。
肮脏云端柏,鬅鬙雨后莎。
晚来晴更好,舟发乱山阿。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江边行走时的所见所感。首先,诗人走过了江边的小路,看到小厨师正在忙碌。然后,他用手摸了摸如同象牙一样坚硬的石头,目送着卧龙坡的壮丽景色。接着,诗人看到肮脏的柏树和雨后生长的莎草,最后,当傍晚时分,天气变得晴朗,船只在乱山之间启程。
作者介绍:洪咨夔(生于宋代),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常寓意深远。洪咨夔的作品多反映士人的生活情怀与自然的和谐美。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士人们常通过诗歌寄托情感,抒发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洪咨夔在这首诗中,借助自然景色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场景。首联“江浒行厨转,关头细路过”,展现了诗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细腻的生活场景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细腻。接下来的“手摩如象石,目送卧龙坡”则通过感官的触觉与视觉,传达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对坚韧事物的欣赏。
在描写自然时,诗人没有采用华丽的辞藻,而是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尤其是“肮脏云端柏”,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而结尾一句“晚来晴更好,舟发乱山阿”则以时间的变化呼应前面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描绘江边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情感基调,以及对生活的认真与细致的观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卧龙坡”象征什么?
“晚来晴更好”中,“晴”字的作用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手摩如象石”中的“象石”具体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