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时间: 2025-05-02 14:11:23

诗句

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

因甚为他成僝僽?

毕竟是春迤逗。

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

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1:23

原文展示: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纳兰性德 〔清代〕

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
因甚为他成僝僽?毕竟是春迤逗。
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
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

白话文翻译:

麦田在阳光下波浪起伏,微风轻拂柳树,春天的哀伤已经过去。
为何往昔的美好似乎已成追忆?毕竟春天的气息依然萦绕。
在红花围栏旁,牵着那双白皙的手,温暖的话语比酒还要醇厚。
期待园中花朵铺展如绣,但其实比春天来临前更加消瘦。

注释:

字词注释:

  • 麦浪:麦田的波浪,形象地描绘了麦子成熟时的景象。
  • 翻晴:阳光明媚,形容天气晴好。
  • 飐柳:柳树在风中轻轻摇摆。
  • 僭僽:美好的事物变得残缺或失落。
  • 红药:指红花,可能是指牡丹等花卉。
  • 暖语:温暖的言语,表达亲密和深情。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与寄情山水,体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与人情的细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年-1705年),字容若,满洲人,清代著名词人,亦以诗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的情感,风格婉约,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纳兰性德的个人生活和情感经历中,诗中的情感流露出对春天的怀念与对逝去美好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存状态和人们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将自然与情感交织在一起。开头一句“麦浪翻晴风飐柳”,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卷,阳光下的麦田波浪起伏,柳树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接下来的“已过伤春候”,则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似乎在叹息春天的短暂与流逝。

诗中情感的转折体现在“因甚为他成僭僽”,诗人对往昔美好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尽管春天依旧在延续,但那种曾经的美好似乎已经不复存在,心中难免产生失落感。

“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温暖的言语超越了酒的醇厚,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最后一句“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运用对比手法,传达出期待与失落的心理,虽然园中的花朵依然绚丽,但却显得比春天来临前更加消瘦,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人们在美好与失落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现了纳兰性德作品中那种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麦浪翻晴风飐柳:描绘春日的田园景象,生动形象。
  2. 已过伤春候:表明春天的哀伤已经过去,但内心仍有不舍。
  3. 因甚为他成僭僽?:感叹往昔的美好为何已成追忆,表现了诗人的感伤。
  4. 毕竟是春迤逗:尽管如此,春天的气息依旧萦绕心头。
  5. 红药阑边携素手:描绘温馨的场景,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6. 暖语浓于酒:温暖的言语比酒更为醇厚,突显深情。
  7. 盼到园花铺似绣:期待花开如绣,象征美好。
  8. 却更比春前瘦:对比之中,流露出失落,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绣,突出其美丽。
  • 对仗:如“红药阑边携素手”与“暖语浓于酒”,形成对比。
  • 拟人:柳树在风中摇曳,赋予自然以生命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敏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麦浪:象征丰收与生机。
  • 晴风:代表温暖与希望。
  • :常作为春天的象征,寓意柔美与生命力。
  • 红药:花朵的美丽与青春的象征。
  • 素手:体现女性的柔美与温暖。
  • 园花:代表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A. 柳树摇曳
    B. 麦子成熟
    C. 雪花飞舞
    D. 以上皆是

  2. 诗中的“暖语浓于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友情
    B. 爱情
    C. 亲情
    D. 以上皆是

  3. 诗人对逝去美好的感慨主要体现在哪一句?
    A. 麦浪翻晴风飐柳
    B. 盼到园花铺似绣
    C. 因甚为他成僭僽?
    D. 红药阑边携素手

答案:

  1. D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对比《春望》和《四和香》,两者都涉及春天的主题,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愁苦,而纳兰性德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描绘,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情感取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要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阮郎归 渔家傲 点绛唇·云透斜阳 青玉案 醉花阴 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 忆少年·年时酒伴 蓦山溪·梅 声声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辰字旁的字 声味 坦笑 贵远鄙近 夕字旁的字 螳臂当辕 至当不易 巾字旁的字 乘间投隙 包含酬的成语 唐圃 尢字旁的字 周墉 日省月课 阖第光临 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