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2:26
霜冷离鸿惊失伴,
有人同病相怜。
拟凭尺素寄愁边,
愁多书屡易,
双泪落灯前。
莫对月明思往事,
也知消减年年。
无端嘹唳一声传,
西风吹只影,
刚是早秋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孤雁在冷霜中失去伴侣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离愁的深切感受。诗人提到有些人因同样的遭遇而相互怜惜,想要写信倾诉自己的愁苦,但愁苦太多,写信的次数也多,眼泪常常在灯下落下。不要对着明亮的月光回忆往事,明白每年都会有所减退。突然间,一声雁鸣传来,西风把孤影吹散,正是早秋的时节。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秋水,满族人,清代著名词人,才子。其词风婉约细腻,情感真挚,受到后世广泛赞誉。纳兰性德生于满洲贵族家庭,经历了家国的变迁,内心常有忧愁与感慨。
《临江仙·孤雁》写于他经历离别与孤独时,正是他情感深邃的体现。此时的清朝正值康熙年间,国家逐渐稳定,但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却难以消除。
《临江仙·孤雁》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它通过孤雁这一意象,表达了离别、孤独与相思之情。诗人在开头用“霜冷离鸿”引入,给人以寒冷和孤寂的感觉,立刻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有人同病相怜”,让人感受到即使在孤独中仍能找到共鸣,这种同情和理解使得孤独感稍有减缓。
在进一步的表达中,诗人用“拟凭尺素寄愁边”来展示对书信的渴望,想要倾诉自己的忧愁,但又感到“愁多书屡易”,每一封信都难以表达心中满满的愁苦。这种对感情的无力诉说,恰恰反映了人们在无法沟通时的无奈。
最后,诗人提醒自己不要在明亮的月光下回忆往事,因为时间会消减过去的种种。而“无端嘹唳一声传”则将孤雁的鸣叫与西风的吹动结合,暗示了秋天的来临,也象征着失去伴侣的孤独感。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内心的孤寂与对过往的不舍,留给读者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全诗围绕孤独与离愁展开,展现了人在面对失去时的无奈与孤寂,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的感慨与对情感的渴望。
这首词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思乡
B. 离愁与孤独
C. 自然景观
D. 抒发豪情
“愁多书屡易”中的“屡易”意思是:
A. 常常改变
B. 重复多次
C. 随意写作
D. 容易表达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纳兰性德
C. 杜甫
D. 苏轼
答案:
比较纳兰性德的《临江仙·孤雁》与李清照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与对情感的渴望,但纳兰的词更为沉重与孤寂,而李清照则更突出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对往昔的怀念。